若是這樣的話,我再想和他打的有來有往就沒這麼從容了。”
“反正我覺著這人打不過你,你還沒用摔法也沒拚拳呢,這幾次看下來我也發現了,他腿法凶狠不假,但技術比較單一,拳法也很粗糙,打不出組合拳,最多是用刺拳給掃腿打打掩護的樣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果你能高效閃避攻過來的重腿,鑽進去一套直擺勾準能當場帶走。”
“這倒是,這也是踢拳的常見問題,練這個流派的大多拳法都不怎麼樣或者說缺乏連貫性,這跟它誕生初期受極真空手道影響較大有關係。”
“你不說我還不知道他是練踢拳的呢,我一直以為是泰拳。”
“彼得是‘歐式踢拳’的代表人物,在技術上吸納泰拳的東西比較多,比如很重視膝擊,掃踢時擰腰轉胯內翻腳掌的發力模式也和泰式掃踢一脈相承,所以你看著像很正常。”
“這玩意兒還分歐式?那有彆的式嗎?”
“當然有,另外倆是美式和日式,其中日式是踢拳的起源,說得簡單點就是日本人在接觸泰拳後感覺這東西好厲害,便和自己已有的技術攢到一起,再以泰拳規則創辦比賽的產物,而我剛才說跟極真空手道淵源大的源頭就在這裡。
美式和歐式比較接近,但美式的拳法要好一些,畢竟美國是職業拳擊最發達的國家,所以打起來的時候注重拳腿組合,多以‘x’形交叉模式進攻,即出腿壓製步步緊逼後再用拳法轟擊對手因為閃避、格擋腿法而暴露出來的腹部和頭部,攻擊性非常強。
但這兩種的影響力都沒有歐式的大,所以現在一提到踢拳,基本上都是歐式的風格。”
“為啥呢?我聽著感覺美式的好像更全麵一些啊。”
“這個就得說到‘薩瓦特’了,這是一種法國的傳統武術,大概起源於19世紀早期吧,它最大的特點便是很少用拳或乾脆不用,全部用腿法對打;上百年的演進下來研究出了很多刁鑽的招式,非常適合無規則街鬥使用,當時法國貴族用這個決鬥,被踢中命根子死了殘了的不計其數。
當然,‘薩瓦特’也有器械,主要是短棍,但這個不太出名,因為風頭都被更強勢的菲律賓棍術和後來崛起的‘馬伽術’中的相關部分給壓過去了。
後來這個流派從法國擴散到了全世界,成了風靡一時的運動;而這裡麵還有一個關於文化傳播方麵的道理:國力愈是強盛,其文化影響力越高,而19世紀正好是拿破侖之後法國最鼎盛的時候,擁有號稱世界第一的陸軍,在製造業、醫學、陸路貿易等方麵非常強勢,是當時唯一能和英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
如果說當時的英國是海權強國代表,那法國便是陸權強國代表。
‘薩瓦特’誕生於這期間,乘著母國威懾四方的機會廣播於全球,奠定了後來歐美格鬥高手多少都有它的技術的局麵。
待踢拳傳過來後,與之相互融合,就有了歐式風格;因為有上麵說的那個基礎,所以其地位要高於另外倆。”
“哦,明白了,反正是傳到哪裡便和那裡的本地流派雜糅唄。”
“對,可以這麼理解;彆光說我了,你和頌巴練得怎麼樣?”
“那相當好,他這人太硬了,拳頭硬腿更硬,我打到他身上感覺打的是一棵樹,一點都打不動還震的自己疼,所以這陣子增加了拳頭俯臥撐和對重沙袋掃踢的訓練強度,已經有所成效了,起碼從以前的沒有招架之力到現在能拚個幾個回合了。
但打到第三回合開始左右我還是不行,體力撐不住,可頌巴卻跟個沒事人似的,一看就這小子體能儲備比我好很多。
我把早晨的10公裡越野跑提到了15公裡,有空還去遊泳,心肺功能是撐得住,肌肉卻不行,明明還有氣但腿腳肩膀酸疼的不行,有勁使不出,我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煩死了。
驁哥,你有啥好轍嗎?”趙佗道。
項驁一邊給自己也腫起來的大腿冰敷,一邊道:
“明天給你弄個新項目,等你練成了你的肌耐力自然就夠用了。”
“哎!早知道早來問你了!”
喜歡濤起微瀾請大家收藏:()濤起微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