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慶宮的琉璃瓦映著殘陽,石靜嫻摩挲著袖中銀刀——這是她按《洗冤錄》仿製的魚鱗刀。刀柄纏著孔雀藍絲線,原是胤礽束發所用。午間勘驗禮部侍郎暴斃案時,刀鞘不慎沾了屍斑,此刻卻光潔如新。
"殿下,八旗參領們都到了。"小太監跪稟。
她瞥向案頭密報:索額圖門人今日聯名彈劾太子"私藏凶器"。刀在人在,刀失人亡。
一、血燕羹裡的銀針
筵席方開,鑲黃旗參領富察·阿林保突然扼喉栽倒,指尖直指那道血燕羹。石靜嫻疾步上前,卻見死者脖頸浮起蛛網狀紫斑——與禮部侍郎死狀如出一轍。
"快傳太醫!"她厲聲喝道,餘光掃向席間。
三阿哥捏著酒杯的手一顫,八阿哥正將一枚杏仁悄悄碾碎在掌心。
"太子殿下,"納蘭揆敘突然出聲,"聽聞您近日癡迷驗屍之學,何不親自勘驗?"
滿座寂然。石靜嫻摸向袖口,心猛地一沉:魚鱗刀不見了。
二、屏風後的沉香屑
胤礽在偏殿聽著前朝喧嘩,指尖無意識絞著帕子。李佳氏捧著紅漆食盒碎步進來:"娘娘,這是太子特意吩咐給您留的茯苓糕。"
食盒夾層有張字條:"刀失,慎查李"。他盯著李佳氏鬢邊新換的翡翠壓襟——與他大婚時賞太子妃的那枚竟是一對。
"本宮乏了,你去取些沉香來。"他揮手屏退眾人,從妝奩暗格摸出半塊虎符。這是今晨石靜嫻塞在《女誡》裡的,帶著刑部大牢的潮氣。
三、太醫院裡的《洗冤錄》
石靜嫻闖進太醫院時,院判正在焚燒藥渣。
"昨夜戌時三刻,誰取過砒霜?"她抓起案頭記錄冊。
燭火忽明忽暗間,冊上墨跡竟顯出血色——有人用明礬水寫過暗文:"酉時二刻,惠妃宮取鶴頂紅三錢"。
窗外傳來瓦片輕響,她疾退三步,一柄魚鱗刀擦著耳際釘入藥櫃,刀柄孔雀藍絲線浸著紫黑色血漬。
四、翡翠壓襟鎖連環
胤礽在妝台前舉起翡翠壓襟,燭光穿透玉雕牡丹,在牆上映出個"赫"字。這是赫舍裡氏的族徽,卻與索額圖府上暗衛令牌紋路重合。
"娘娘,惠妃送來安神湯。"宮女在門外輕喚。
他盯著湯碗邊緣的釉色氣泡,突然想起石靜嫻昨夜批注的密折:"宮瓷釉方三月前更替,氣泡呈圓者為新窯。"這碗,分明是舊窯所出。
"賞你了。"他將湯碗推向李佳氏,"本宮瞧你麵色發青,該補補。"
五、子時三刻的虎符
石靜嫻握緊虎符闖入步軍統領衙門時,正撞見九門提督在燒文書。火星舔舐的殘頁上,"喀爾喀使團"與"砒霜"字樣依稀可辨。
"太子殿下這是要兵諫?"提督冷笑。
她抽出靴中備用的柳葉刀——刀身纏著胤礽的頭發:"本宮聽聞喀爾喀人擅用蛛毒,提督可知其解法?"
梆子敲過三更,東華門方向突然火光衝天。石靜嫻望向毓慶宮飛簷,那裡隱約有孔雀藍絲帶飄過。
喜歡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請大家收藏:()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