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三刻的禦膳房蒸籠騰起白霧,石靜嫻指尖掠過青瓷盤上凝著水珠的茯苓糕。這是本月第三次收到胤礽的密信——夾層裡藏著的不是尋常藥方,而是用朱砂勾勒的河督貪腐證據。她狀似無意地拈起一塊,餘光掃見灶台後小太監袖口露出的靛藍暗紋,那是索額圖府邸家奴特有的織法4。
"娘娘特意囑咐,殿下近日脾胃虛寒,需用淮山替換茯苓。"掌事嬤嬤捧著食盒碎步近前,袖中銀匙輕叩瓷盤三響。石靜嫻心下一凜,這是他們約定的示警暗號。
一、飴糖陷阱
胤礽此刻正端坐鐘粹宮偏殿,看惠妃指間的琺琅護甲劃過青花瓷盤:"妹妹這茯苓糕蒸得愈發精巧。"他強忍月事腹痛,模仿石靜嫻慣常的溫婉笑意:"姐姐若喜歡,便讓禦膳房多送些來。"
瓷盤被端起的刹那,他瞥見糕底沾著的半片桂花——這是石靜嫻提示"九門提督有異動"的暗記。正要伸手去接,惠妃忽然失手打翻茶盞,褐液潑在糕點上:"哎呀,可惜了這江南貢茶。"
胤礽指甲掐進掌心。那茶漬正巧漫過夾層位置,絕非偶然。
二、蒸籠諜影
禦膳房柴火劈啪作響,石靜嫻借查看火候貼近蒸籠。三日前埋在此處的銀針已泛烏黑——有人往太子專屬的薏米裡摻了巴豆粉。她不動聲色地撚碎茯苓粉團,將真密信裹進備用的葛根皮,突然聽見身後傳來瓷罐碎裂聲。
"奴才該死!"小太監跪地收拾碎瓷,指縫間銀光微閃。石靜嫻認出這是改良版柳葉刀,與她在現代解剖室所用形製驚人相似。她佯裝俯身攙扶,袖中銀針精準刺入對方合穀穴,那刀片"當啷"落地時,蒸籠恰好鳴響報時。
"戌時的梆子要敲了。"她將染毒的茯苓糕塞進太監手裡,"送去鹹福宮,就說是惠妃賞的。"
三、糖霜迷局
亥時更鼓穿透宮牆,石靜嫻在毓慶宮暗室展開被飴糖黏連的密信。朱砂繪製的河道圖裡,三處標記與前世她解剖的黃河浮屍傷痕位置重合。正要提筆批注,忽聞窗外傳來布穀鳥啼——這是胤礽遇到緊急狀況的暗號。
她疾步走向東暖閣,見太子妃儀轎停在月華門下。掀簾瞬間,胤礽蒼白著臉將染血的帕子塞進她掌心,帕角繡著半枚蓮花紋:"慎刑司剛拖走兩個試菜太監,說是…茯苓糕夾帶砒霜。"
石靜嫻嗅到帕上鐵鏽味裡的杏仁苦香,這是氰化物中毒特征。她猛然扯開胤礽衣領查看頸脈,卻見鎖骨處新添道抓痕——與河道圖上最險要的潰堤標記如出一轍。
四、暗流交彙
子時的梆子驚飛寒鴉,石靜嫻在禦膳房地窖舉起風燈。潮濕磚牆上,三日前用茯苓粉畫的三角符號已發黴變綠——這是她標記的密道入口。正要推開暗門,身後突然傳來索額圖心腹太監的陰笑:"殿下夜半來此,莫不是想偷運江南鮮果?"
她反手拋出備用的毒茯苓糕:"皇阿瑪惦念索相體虛,特賜藥膳。"趁對方愣神之際閃入密道,卻在轉角撞見胤礽。兩人掌心相觸的刹那,各自摸到對方袖中藏著的半枚虎符。
"河督與九門提督今夜醜時換防。"胤礽將浸過藥汁的絹帕塞進她腰帶,"用這個拓印文書,可顯隱字。"
五、饕餮終章
寅初的晨光照進毓慶宮時,石靜嫻對著河督賬冊冷笑。那些塗改的墨跡下,顯影藥水現出滿文記錄的買官名錄——最後一個名字竟是禦膳房總管。她將證據卷進最後一塊茯苓糕,聽著遠處傳來八阿哥求見的通傳,突然把整盤糕點倒入錦鯉池。
"殿下!"太監驚呼中,她睨著瞬間翻肚的魚群輕笑:"告訴皇阿瑪,兒臣查出河督往貢米裡摻遼東苦堿了。"
池麵浮起的油花組成蓮花紋,正是昨夜胤礽帕上缺失的另一半。石靜嫻撫過袖中完整的虎符,知道這場暗戰才剛剛開始。
喜歡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請大家收藏:()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