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慶宮的椒蘭香氣裡混著幾絲苦艾味,石靜嫻蘸著朱砂在《醫宗金鑒》上勾畫,忽聽得窗外雪聲簌簌。她攏了攏石青緙絲貂裘,案頭堆著的《婦科玉尺》《濟陰綱目》已翻得卷了邊——江南水患後爆發的"女兒癆",正借問診之名蠶食著女子性命。
"太子爺,太醫院呈的脈案。"顧問行捧著漆盤的手在抖。盤裡《四物湯加減錄》下壓著張浣花箋,墨跡透紙洇出"粘杆處密報"五字。
乾清宮地龍的暖氣熏得人昏沉,康熙摩挲著翡翠扳指,眼前跪著的粘杆處侍衛袍角還沾著冰碴:"太子這半月,統共召了二十六次太醫,次次都要婦人科方子?"
"回皇上,太子殿下要過桂枝茯苓丸、艾附暖宮散,昨兒還問起《傅青主女科》裡的完帶湯……"侍衛話音未落,康熙手邊的琺琅彩茶盞已摔得粉碎。
"給朕查!太醫院誰敢遞這些汙糟東西!"
石靜嫻此刻正盯著完帶湯裡那味炒白術。江南呈報的疫情折子寫著"女子麵黃肌瘦,白帶如注",與濕邪入體的症狀何其相似?她抓過狼毫疾書:"著令各府禁用生水浣衣,患者衣物以艾草熏蒸——"
"殿下!"何玉柱連滾帶爬撲進來:"皇上傳李太醫去西暖閣問話,鑾儀衛把太醫院圍了!"
太醫院值房飄著苦澀的藥香,李太醫跪在冰涼的青磚上,看著那雙明黃緞皂靴停在自己眼前。"朕記得你給孝誠仁皇後調過安胎藥。"康熙的聲音比簷下的冰棱還冷,"說說,太子要婦科方子作甚?"
"太子殿下說要研習……研習婦人產後調理之道。"李太醫額角的汗滴在金磚蟠龍紋上,"說漠北蒙古冬日生產艱難,若能將漢醫婦科與蒙醫結合……"
康熙的指尖劃過案頭奏折,恰是石靜嫻昨日呈的《漠北醫館籌建疏》。他眯眼瞧著折子裡"每旗設穩婆兩名,授接生止血法"的字樣,忽然想起三十五年親征噶爾丹時,那些凍死在遷徙路上的孕婦2。
"把這方子抄錄蒙古各部。"康熙將完帶湯的藥方拍在案上,突然瞥見邊角小楷批注:"白術炒用更祛濕,可配蒼術防疫"。他瞳孔猛地收縮——這正是三日前江南總督密折裡提到的疫病特征5。
毓慶宮的更漏滴到戌時三刻,石靜嫻望著殿外飄雪,掌心攥著浣花箋上那句"朕已知汝心"。忽聽得宮門轟然洞開,顧問行捧著玄狐大氅高唱:"皇上口諭,太子即刻往南書房議事!"
康熙站在《皇輿全覽圖》前,聽著身後熟悉的腳步聲。"保成可知完帶湯治帶下,亦能防疫瘴?"他手指重重按在江南某處,"就像你既能看婦人病,又能治河工?"
石靜嫻俯身下拜,發辮掃過禦案上攤開的《治河方略》——那是她夾雜在藥方裡遞進來的治疫策。"兒臣愚見,醫人如醫國,病灶不除則……"
"則如黃河泥沙,淤積成患。"康熙突然接話,轉身時眼底有奇異的光,"索額圖說你近來親近漢臣,朕看未必。"他抽出暗格裡的折子扔過去,"明日啟程去淮安,疫病河工一並處置。"
石靜嫻展開折子,正是她三日前焚毀的《河督鹽運勾連證》。朱批"該殺"二字力透紙背,與她的筆跡有九分相似。
更深夜重時,胤礽在東暖閣盯著完帶湯藥渣出神。他白日扮作宮女混進太醫院,親眼見著藥童將十斤蒼術混入白術筐——那蒼術正是石靜嫻批注的防疫要藥。
"娘娘,該喝安胎藥了。"宮女的呼喚驚得他手一顫,藥碗傾灑在《女科要旨》上,墨跡化開處隱約顯出"粘杆處"三字。他突然低笑出聲,驚得窗外寒鴉撲棱棱飛起。
原來那人在太醫院翻江倒海,為的從來不隻是婦人病。
喜歡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請大家收藏:()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