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清晨,吳歡獨自駕車來到雲霧山腳下的茶村。這是他上任後第一次微服私訪,想實地了解新農村建設的難點。
把車停在村口,他順著小路向茶園走去。五月的茶山鬱鬱蔥蔥,采茶女們的手指在嫩芽間翻飛,宛如舞蹈。
"這位大哥,買茶嗎?"一個清脆的女聲從身後傳來。
吳歡轉身,看到一位二十出頭的姑娘,紮著馬尾辮,眼睛亮得像山間的清泉。
"我隨便看看。"吳歡笑道,"今年的新茶怎麼樣?"
"明前茶早過季啦,現在是一芽二葉的雨前茶。"姑娘熱情地介紹,"您要嘗嘗嗎?我家茶廠就在前麵。"
跟著姑娘走過一段石板路,眼前出現一座青瓦白牆的小院,門匾上寫著"蘇氏茶坊"四個字。
"爸,來客人了!"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迎出來,看到吳歡時明顯愣了一下:"您...您是吳縣長?"吳歡有些驚訝:"您認識我?"
"在電視上看過您就職講話。"男子搓著手,"我是村支書蘇大強,這是我閨女蘇晚晴。"
吳歡這才明白自己被認出來了,索性坦誠相待:"蘇支書,我今天來就是想聽聽咱們茶產業的實際困難。"
三人在茶室坐下,蘇晚晴嫻熟地泡上一壺新茶,香氣頓時彌漫開來。
"最大的問題是銷路。"蘇大強歎了口氣,"外地茶商壓價太狠,一斤特級毛尖才給80塊,還不夠成本。"
吳歡抿了一口茶,滋味鮮爽回甘:"這麼好的茶,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們試過。"蘇晚晴接過話茬,"去年注冊了"雲霧紅"商標,但網店銷量上不去,物流成本又高。"
吳歡若有所思。發展經濟不是空話,需要實實在在的產業支撐。
正要細問,手機突然響起。
"吳縣長,出事了!"政府辦主任的聲音急促,"一中教師集體到政府討薪,把大門堵了!"
“我馬上回來!”
匆匆告彆蘇家父女,吳歡驅車趕回縣城。遠遠就看到政府大院門前聚集著上百人,拉著"還我血汗錢"的橫幅。
從側門進入後,吳歡立刻召集緊急會議。"怎麼回事?教師工資不是優先保障的嗎?"
財政局長麵如土色:"吳縣長,縣財政實在拿不出錢了。去年挪用了教育專項資金墊付青林新城的征地款..."
"什麼?!"吳歡拍案而起,"挪用教育經費?誰批的?"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地瞟向馬天成。馬天成慢條斯理地喝了口茶:"當時是縣委常委會集體決策的,會議紀要第36號文件有記錄。"
吳歡立刻明白了——這是前任班子埋的雷,現在炸在了自己手上。
"先解決問題。"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財政局立刻籌措500萬,今天先補發三個月拖欠工資。我去見教師代表。"
走出會議室,吳歡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蘇晚晴發來的短信:"吳縣長,剛聽說教師討薪的事。我爸說可以動員茶農互助會暫借200萬應急,利息按銀行活期算就行。"
吳歡心頭一暖。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個剛認識的茶農家庭竟能如此仗義相助。但更讓他警醒的是——教師討薪背後暴露出的財政亂象,恐怕隻是冰山一角。
青林縣的這潭渾水,比他想象的還要深得多。
教師討薪事件暫時平息後,吳歡在辦公室徹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