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庵。
嫋嫋煙氣自銅爐內緩緩溢出,檀香經久不散。
司菀斟了盞茶,推至明淨師太麵前,輕聲道:“師太,再過不久,庵堂會有貴客登門,您也得前往京城。”
明淨師太端起茶盞,笑眯眯看著司菀。
數月不見,麵前這位善信周身金光縈繞,正是陣陣功德所化,不僅能護持己身,福運雙全,還於身邊人大有裨益,澤被至親。
能有這麼大改變,女善信必定行善事,積善果,方能如此。
此為正途,比那起子歪魔邪道強了不知多少倍,偏生善信的姐姐依舊執迷不悟,苦海浮沉。
“若有緣分,不拘貴賤,貧僧都要去京城走一趟。”
“他手中有師太的令牌,算不算有緣?”司菀問。
明淨師太頷首,“既有令牌,自然算是有緣之人。”
司菀唇邊笑意收斂,正色道:
“師太此次入京,隻怕會遇到棘手之事,您精通醫術,能治頑瘴痼疾,卻難以勘破人心,若看診的那位患者病情有所反複,可能是人禍所致。”
“人禍?”明淨師太有些詫異。
司菀邊歎氣邊搖頭,“那位患者身份不凡,病症頗為嚴重,無法動彈,不能言語,正因如此,他也不能揭穿凶手的真實身份。
一旦被凶手發現,那位患者有痊愈的機會,定會想方設法殺掉患者,甚至還有可能嫁禍給師太。”
明淨師太微微一愣,“多謝善信提醒,貧僧會小心行事。”
“與其處處謹慎小心,還不如主動出擊。”司菀意味深長道。
明淨師太問:“如何主動出擊?”
“師太可以隱瞞病患的真實情況,讓所有人誤以為他無法康複,如此,也能降低凶手的防備之心。”司菀杏眼透著一絲狡黠。
明淨師太皺眉,滿臉不讚同。
“善信,出家人不打誑語,口業因緣,墮地獄中。”
“我可沒讓師太撒謊,而是稍稍用些手段罷了。”
明淨師太連連搖頭,“貧僧必須提醒善信,《大智度論》警示:若心知而曲隱,雖言不妄,亦名欺誑。”
“師太多慮了,所謂的手段並非讓您違背本心,是讓師太在看診期間閉口關罷了,如此既能救人,也不會受人威脅陷害。
要知道,那位患者症狀嚴重,即便日日施針,依舊難以在短時間內康複,極有可能會被歹人鑽空子。”
閉口關乃禪宗之法,修此法門的出家人,數月乃至於數年禁語,如若違反,需懺悔數日,方能使心境澄明,見本來麵目。
明淨師太沒想到司菀這般了解佛門修法,按她所言,閉口關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自身。
明淨師太也並非迂腐之徒,聽不進好言規勸。
她思索片刻,點頭同意了。
似是想到了什麼,明淨師太又說:“善信,那道祛風邪湯很不錯,每日讓災民喝上一碗,也有防疫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