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懿公主的三言兩語,自然無法動搖他的決定。
在安平王的阻攔下,月懿公主見不到司菀,也瞧不見農莊裡臻至完美的水輪三事。
她無法向大月臣民交待,肝火更旺,滿嘴燎泡,膿水順著花卉紋路四散流淌,甭提有多瘮人了。
月懿公主束手無策的消息傳回大月,百姓們大失所望,認定了公主胡鬨,所謂的水輪三事哪有說的那般好?
若真能以水力代替人力,大齊為何不用?
公主到底是太過年輕,莽撞冒失,將家國大事當做兒戲,才會鬨得覆水難收。
安平王翻閱著行商送來的書信,嘖了一聲,問:“二姑娘,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大月會出現此種情況?”
司菀頭也不抬,輕輕應了一聲。
“是那份圖紙出了什麼差錯?”安平王又問。
司菀慢吞吞解釋:
“圖紙沒錯,錯的是材料,齒盤須得用毛竹雕刻摩擦的竹齒,以杉木做底座。
而月懿公主和大月使臣以為拿到了圖紙,便萬事大吉,勒令本國工匠儘快趕工,圖紙未曾標明材料,工匠們自然以為整個齒盤皆用石刻,最初的方向便錯了,能成功才是怪事。”
怪不得司菀那麼輕易的將圖紙交出來,他還以為這姑娘轉了性,不再執拗好強,沒曾想早就挖好了坑,擎等著月懿公主往下跳呢。
安平王:“要是大月工匠改換竹木呢?”
司菀終於抬起頭,她將狼毫搭在筆洗上,揉了揉眼,道:
“要是使用竹木,材料對了,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米損毀的概率,但若想提質增效,齒盤還有彆的關竅?”
“什麼關竅?”
“齒盤中間需用黃泥和糯米汁填充夯實,確保分量,若填充的黃泥過多,便會影響齒輪旋轉的速度,若填充的過少,則力道欠佳。
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裡,正是如此。”
安平王聽得一愣一愣,怎麼也沒想到,一件全新的農具,其中居然有這麼多門道。
怪不得,農為國之本。
“你準備何時推廣水輪三事?”
司菀答道:“不急,日前又落了一場雪,天太冷,河麵早已冰封,造好水輪三事也無甚用處,還不如等來年春暖花開,再行推廣。”
安平王:“那你又在忙什麼?”
司菀抬了抬下顎,扯了扯紙張,發出嘩嘩的響聲。
安平王掃了一眼,紙上僅有六個大字。
掘卵、除蝻、滅蝗。
“蝗蟲肆虐,確實是個大問題,不過二姑娘這是何意?”
司菀解釋道:“冬日天寒地凍,蝗蟲卵尚未孵化,還隻是藏身於地下的卵塊,既不能動,且容易定位,將其挖掘出來,徹底焚毀,不讓蝗蟲生長,便能將危險徹底扼殺在搖籃之中。”
“誰能知曉蝗蟲卵產在何處?若做了太多無用功,隻怕會導致民怨沸騰,於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