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民的時間不多了。
他心急如焚,趕緊把眾村民齊聚,大聲道:“大家都知道,前些日我爹和大哥被流賊害死在洛河,流賊渡河後一路東去,破縣焚村,逼的村民為寇,禍害鄉裡。”
“現在彆村都在建寨堡招募鄉勇,咱們也剛建好寨堡,現在我願出錢出糧,大家能出人出力,組起村社,防範草寇。”周懷民又問旁邊一老者,“立明爺,各位叔伯兄弟,你們是否讚成?”
“二民,你爹和你大哥都已過世,這出錢出糧的事,也隻有你來牽頭才行。”立明爺是這個村輩分最大,年齡最長的族長。
“白窯那幾個村也都在弄這個事,咱也不能拖。”
“這賊寇都摸到村口了,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再來。”
“對,對,二民你說怎麼弄咱就怎麼弄,誰不同意就是和我周懷慶過不去。”
周懷民拱手四周,笑道:“我是這麼想,附近他們幾個村,都叫什麼李家社,鐵爐社,劉家哨。咱們也定個名字,叫保民社,如何?”周懷民大聲道。
“二民,咱都姓周,為什麼不叫周家社呢?”周懷慶問道。
“《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意思是說,保民就是無敵。這是借亞聖來討個吉利,百戰百勝嘛。”周懷民解釋道。
“還是讀書人起的名字好,懷慶你有什麼不服氣的。“一個老嫂子動手要拍懷慶。
“我哪有不服氣,這不是好奇,問問還不行。”懷慶笑嘻嘻的躲著她。
“二民這孩子可喜歡笑,見人就樂嗬嗬打招呼,打小我就喜歡。”
周懷民說道:“那好,咱保民社,先招五十男丁,年齡限十六以上四十以下。”
明末的北方,生態環境極度惡化,不比江南,水多,淤泥又能堆肥。每畝麥田產量一石左右。逢著天旱,還要減產。這幾年被流賊和大旱鬨的,米麵已經漲到一兩八錢一石。
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要吃一石五鬥才勉強夠吃,而且還要攢著銀錢繳納夏秋兩次畝稅丁稅、買鹽、油、柴、紙、香、藥、器具等物。
在當前困境下,想快速的賺錢,就需要把經濟提振起來,形成周家溝市場、鞏縣市場、河南市場。
這也是周懷民後世擅長做的事。
為什麼要做市場,而不是製作所謂的穿越三大神器:酒、香皂、玻璃。這純屬扯淡。
那些穿越後主角一個人突然暴富,然後發展武裝軍隊就是不懂經濟,天方夜譚。
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市場行為。
市場上的錢不會無緣無故的增加和減少。
當一個市場獲取了足夠的利潤,那麼此市場就是巨大的貿易順差市場,附近必定有許多貿易逆差市場,這些貿易逆差市場下的百姓,一定會更加劇的破產和仇恨此順差市場。
如果穿越者自己賺錢,那麼穿越者自己這個人就是貿易順差市場,他身邊必然全部都是貿易逆差市場。
因為他的收入,就是彆人的支出。
他靠什麼拉攏人心?必然半夜被附近村民一把火燒死。
提振經濟,開拓運轉起市場,就必先做兩件事:保障村民收入增長,提振市場消費信心。
周懷民又道:“咱們社兵與彆村不同,社兵每月可領兵餉三兩。”
“什麼!三兩?二民我沒聽錯吧?那這日子可就好過了!”占嬸道。
周懷民也知道其他軍隊的兵餉在一兩至二兩之間,而且周老爹給他僅留存了二百兩銀子,養幾十個社兵分分鐘花完。但仍定三兩,為什麼呢?
其一:事急從權,先把社兵快速組織起來,工錢下月發,還有一個月的操作空間,沒有人,就什麼都沒有,提高凝聚力,在一起吃住就是最快的方法。
其二:一切繳獲要歸公,這也是保證軍隊不能像邊軍,遼東軍等其他軍隊在物價飛漲之下,兵餉不增反克扣拖欠,導致軍紀極差。甚至嘩變。
不要說什麼明末精銳一個月才二兩,先不說層層克扣貪墨,隻說不考慮北方時刻變動的物價,一成不變的兵餉就讓兵丁難以過活,劫掠成性,毫無軍紀可言。
關寧軍總兵祖寬,崇禎八年被調來河南剿匪,受盧象升節製,其軍紀官方的史料裡記載的就不堪入目。
四川總兵鄧杞,崇禎八年奉命到河南剿匪,禦史錢守廉劾玘剿賊羅山,殺良冒功,因克扣軍餉導致嘩變,自己逃跑翻牆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