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入學三問_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章 入學三問(2 / 2)

“隻能說距離答案更近了一層,尚不是冬夏的本因。”

允貞聽出來了,周懷民肯定了地是圓的。忙問道:“民哥,這地難道真是圓的?”

“正德十四年,日斯巴尼亞國人從家鄉乘船一路向西駛去,一年後到達呂宋,沿著新航路繼續向西,又回到了家鄉。”周懷民用手畫了一個圓。

允貞手輕遮嘴,受到驚嚇。心裡暗想,這民哥必不會騙我的,那就是我本是井底之蛙而不自知?

禹廷璋和女兒一樣的想法,隻是養氣功夫深厚,並未大驚小怪,他反問道:“如果是這樣,為啥我們會站在地上而不會掉下來?這高山為何不傾倒?”

眾孩童見幾個先生討論的有趣,也大聲道:“河裡的水也不會倒流下來。”

周懷民搖頭:“我也不懂。孩子們,所以你們才要讀書,你們說,讀書是為了什麼?”

“我爹說,讀書是為了中進士,當大官!”

“我娘說,讀書是為了不讓先生你生氣。”

“讀書可以和允貞姐姐一樣,當主事做工能賺三兩銀子。”一女孩大聲道。

“哈哈。”周懷民被一眾童言無忌逗笑,看了看已坐在教室後麵旁聽的允貞,允貞忙側臉看向窗外,窗外已飄起細小的雪花。

同在後麵落座旁聽的禹叔和張國棟,也是搖頭大笑。

“你們爹娘說的都沒錯,但先生我,更想知道你們自己是怎麼想的。阿毛,你來說。”阿毛又被點名。

阿毛起立回道:“我不知道。”

周懷民示意他坐下,問道:“你們自己誰知道?”

眾孩童皆搖頭,唯有一人站起說道:“先生,我是覺得讀書是為了聖賢的道理。”這學生看著有十歲出頭,雖不識字,但已有一些自己的講解。

禹叔正要捋須滿意頷首,卻聽周懷民道:“那也未必,有許多人,讀書萬卷也未必知曉聖賢道理,而目不識丁之人也多有忠義之士。”

允貞倒是想真的知道這個答案,捋了捋頭發,“民哥,你說讀書是為了什麼?”

眾孩童也不知道,隻想聽這位生活先生回答。

“我認為,讀書的目的,正是為了找到剛才三個問題的答案。”

“我不懂。”允貞搖了搖頭。

“讀書當然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如何不懂?”禹廷璋不同意周懷民的說法,但也不好反對,隻對女兒喝道。

周懷民知道禹廷璋其實是和自己說,便問道:“禹叔,你說至聖先師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自先秦以來,已曆秦漢晉唐宋元明兩千餘年,為何今日仍是饑民不能果腹,荼毒中原,致使你三人喪親之痛,背井離鄉到這山溝裡暫求溫飽?”

“這……”三人均無言以對,勾起不願回想之事,不覺麵有悲色。

“這是因為,這至聖先師的學問,都被後人理解錯了!”周懷民指著麵前這群孩子,“你瞧瞧他們,本是天真爛漫的孩童,這麼小就要為了吃一口飽飯去做飯,去洗衣,去背柴,被賣為義女義子。這就是聖賢之道?”

“百姓日日擔憂流賊焚殺,更怕土寇劫掠,春夏旱蝗瘟疫,秋冬苛捐雜稅,這就是口口聲稱的治國平天下?”

“舉目看去,人人皆不識丁,衣衫襤褸,一有旱災,就易子賣妻苟一食,難道我華夏子民生來就應該如此?”

麵對周懷民連珠似的詰問,三人皆不能語。

“可這旱蝗瘟疫,乃是天災,我等又如何阻擋?”

“這旱災當然能阻擋,這答案就在第一問裡。”

“東家莫要捉弄我,你還能求雨不成?難道這就是你在後山所悟,造福萬民之學問?”

“正是,若知曉為什麼會打雷下雨,為什麼天冷要穿棉襖,那這天下百姓就吃的飽穿的暖。若你知曉為什麼會有冬天夏天,那這天下的百姓就都睜開雙眼看世界!”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崩鐵:黑月光轉白,火爆四星角色 四合院:從工程師開始一路狂飆 離婚進度九十九,封總狂氪不想走 一路西行 係統出錯後,我成了LPL救世主 權力巔峰:從縣委大院開始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帶著超市穿六零,全家吃得滿嘴油 我真沒想出名啊 知青下鄉,我成了村裡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