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瑞忙道:”免貴,姓楊,家是邳州人,正要去洛陽,聽到你這邊有新貨,想來拜訪。“
周懷民攤開雙手,笑道:“邳州的貴客遠道而來,我剛在那邊乾活,渾身臟兮兮,實在不成體麵,楊掌櫃莫要怪罪。”
宋文瑞看著周懷民,這人雙眸有神,棱角分明,麵色親和,讓人望之即有好感。擺手道:“無妨無妨,做工哪能不沾泥水。”又道,“隻是周掌櫃親力親為,實在讓人敬佩。”
周懷民引著宋文瑞及書童回村。
宋文瑞看到村路兩側的麥田,田土剛用水澆過,小麥油綠杆壯。
每田頭皆有水溝,四通八達,通往村邊一個小屋。
“周掌櫃,我看你村裡這水溝並未通向河邊,而是那邊一個小屋,是何緣故?”
“此為抽水站,可為田間水溝供水,無需從河中提水。”
“能帶我去看一下這水井否?”
“當然可以,楊掌櫃且隨我來。”周懷民帶著他去村西抽水站。
宋文瑞親眼見到鄉紳耳聽途說描述可自動的器械,原來是一個鍋爐,聯動周懷民所謂的蒸汽機,又帶動水泵,水可持續抽出,無需像平常水井那樣,先慢慢放入桶,再轉動軲轆,把水提上來,方得一桶水。
比人擔畜挑便利萬倍,怪不得可以把整塊田地澆水。
聽聞隻需燒煤,即可無日無夜的工作,宋文瑞心裡噗通噗通的跳,這真的是利國利民之重器,急切的問道:“若隻燒煤,便能無日無夜不眠不休抽水?”
周懷民笑道,“也沒那麼神奇,這機械我剛研發出來,都是讓巧匠手工打造,仍是實驗品,工作一兩個時辰,便會出故障,需更換零件,不然水就抽不上來。”
水泵鑄造件,結構簡單,不會出什麼故障,主要還是這個斯特林式蒸汽機。
實在是加工工藝達不到,斯特林這種蒸汽機好在簡單,但功率也很低。
而且活塞磨損很快,稍微漏氣,本身就勉強帶動這個小水泵,功率稍微下降,水就上不來。
周懷民已經儘量在此方案上優化,用銅做活塞,銅質較軟,更耐磨一些,回收的破損活塞,再重新熔造。
另用菜籽油塗抹活塞,增加潤滑度。
現在要是做一個瓦特那種功能完善的冷凝式蒸汽機,不僅需要很長的摸索時間,還需要一定的精密加工車床工藝,現在時間極其有限,錯過澆地的時節,小麥就要大幅度減產,隻有靠不斷地換零件來消耗。
即使如此,這斯特林式蒸汽機和小水泵,也比傳統的砌磚水井提水效率高太多,對於明末的人們來說,這已經是農作神器。
宋文瑞頷首點頭,心道看來此物確是這周懷民所造,仍有瑕疵,聽其言,頗為難造。問道:“這就是為何必須要建農會才可打井的原因吧?”
周懷民笑道:“正是,其實給村裡的田裡供水,遠不是一個打井那麼簡單。這蒸汽機隻是一個工具,更麻煩的事是人心。需要能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合力開挖溝渠,還要建設抽水站,運輸煤炭,並需要派遣得力的維護工,時常來維護,指派看護工,這看護工的選擇和調遣都是麻煩事。”
宋文瑞驚異,這人年紀不過十幾歲,竟能深知這政務之道,這為民辦事可不就是這樣,事是最容易做的,主要是錢難湊,人難管。
沒錢,你做什麼事。
有錢,也不一定能做成事。
宋文瑞現在初上任,近幾個月就是被錢所困,修補城牆,招募鄉勇,采買原料,打製兵器,哪樣不得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