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是五月底,驕陽如火,但後石村的孩童一點都不嫌熱。
八歲的栓柱帶著小妹和幾個發小,一手拎著麻袋,一手拿著大紗網,在田間頂著日頭搜尋蝗蟲和螞蚱。
人手一個紗網,都是爹娘從鄰村楊家莊雜貨店買的,不貴,十文錢一個。
用竹圈、木柄和麻布製成,由農會教導村裡不能做工的老人,在家編織,雜貨店收走,收購價五文。
栓柱幾人懊悔道:“我們又來晚了!都被她們搶完了!”
她們是指田間的捕蝗大軍,有本村的,有外村的,有村婦,有老婦,更多的還是孩童。
田間、野外現在到處都是人,人人拿著紗網,抄蝗蟲,抄螞蚱。
為什麼呢?
前些天這鞏西一帶沒有農會的村民,都去了北林築路廠,聽一個小姑娘來宣講,說周會長要收蝗蟲和螞蚱。
每到鬨蝗蟲時,平時也有村民去捕殺田地裡的蝗蟲,但沒人能組織起來這麼多人齊心協力。
因為周會長說了,到田間抓蝗蟲,五十斤蝗蟲到楊家莊飼料廠換一斤小麥。
大家都知道,周會長有錢又有糧,都親口說了,那還能假?
栓柱幾人,又跑到村北河邊,河水已乾涸,南北兩個河堤夾道處還有大片荒野。
他們拿著棍子,由內到外轉圈,邊轉圈邊打,唯恐腳下有蛇,先把蛇驚嚇走,然後抄起紗網,捕獲蝗蟲。
有一孩童說道:“栓柱哥,你聽說沒,咱村大剛哥,昨天到飼料廠整整賣了兩個麻袋,他們那周會長也在,周會長還額外獎給大剛哥一包果乾。”
另一人道:“哎,換了麥子我們都要交給爹娘,要是能得一包果乾,那才賺大了。”
栓柱道:“快點弄,一會其他人就來了,我們可弄不到,萬一我們見到周會長,也能弄到果乾呢。”
楊家莊的楊化成養雞了十幾年,在村北有養雞場。
憑用鐮刀頭改製的草料機受到周會長大加讚賞,直接把飼料廠的招標名額給了自己,並通過民報宣講了二十八個村農會。
特彆是北林築路廠宣講後,鞏西的村子都湧入距離最近的北林莊雜貨店,購買紗網。
雜貨店的利潤可是要給本村農會分成的!
樂善好施的楊老爺賺錢也開心,做事也開心,整天在北林莊服務站轉悠,帶人接待來村裡買貨送貨的外村村民,掙了不少名氣。
楊化成現在也忙壞了,高興壞了!
因為周會長帶格物堂親自跑來教學這蝗蟲飼料,並送來了經過周家溝工具坊改良過的重輪粉碎機。
周會長說了,可免費用。以後掙錢了再還給他也不遲!
他從鐵爐堡的村立石灰廠購來石灰,從周記買來煤焦油、小麥。
在自己原來的養雞場裡開挖水窖,抹了煤焦油防水。
把這些孩童、村婦送來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蝗蟲螞蚱,倒入水窖,再倒入生石灰,進行高溫滅殺。
然後撈出曬乾,粉碎,拌入麥麩,就成了飼料,裝入麻袋堆到倉房裡備用。
但自己的雞根本吃不完,周會長又替自己在民報上招商飼料采購,講著飼料的好處。
蘇文佩在各村紡紗坊中宣講後,女工都會問:“農會之前也說了,就要雞在田間放養。現在怎麼又讓喂飼料呢?”
蘇文佩道:“如果家裡養的不多,就放養。如果你家裡準備多養雞,靠賣蛋賺錢,還是用飼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