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周會長他這樣做一定有他的意圖,但自己怎麼都想不明白他圖什麼。
邢掌櫃搓著手掌,問道:“周會長,這些機械出自何人之手,此人竟如此才智?”
周懷民笑道:“才智並非來自一人,才智都是從人民中來,又到人民中去。”
邢掌櫃不信,但他也隻是好奇,並無想挖人的心思。
周懷民並沒有說謊,現在他根本沒精力也沒時間去關注這麼多產業的工藝改良。
想靠一個人去改變整個市場的生產力,那是不可能的。
周懷民頂多偶爾為工匠們提供一些思路。
現在核心廠坊裡二三百個工匠,有鐵匠、木匠、漆匠、窯工、冶金工、繪圖、雕刻工、泥瓦工等等,隻要能想到的,他們什麼做不出來?
如果你非要說讓他們給我搓個原子彈看看,那屬於抬杠。
隻是說,在當前的工藝和材料水平下,隻要能做的基本都能做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多工匠之所以沒有創新能力,是因為他們缺乏維持溫飽的生存環境,缺乏交流創新的工作環境。
現在周懷民利用格物堂把各廠的工匠們組織起來了!
鞏縣市場三月份的時候也沒那麼多工匠,但在廠裡集體勞動最大的好處就是技術擴散。
許多進廠的村民在老工匠的帶領和實操下,逐漸掌握了技術。
隨著大大小小的廠房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工匠隊伍迅速擴張起來。
格物堂組織技術交流會議,共同攻關某廠的難題,並設置獎金。
在格物堂的引導下,各村的會長,各廠的廠長現在都能理解技術創新過程中允許有失敗和材料損失。
從而讓農會下廠坊的工匠們,已逐漸形成一股良好的創新風氣。
同時商務堂也對廠坊的招商、采購、銷售也起到了很強的組織能力。
周懷民隻需要把思路和要求下發到兩個堂,就可以驅動廠坊實施產研一體化。
當然,這僅限於一個縣,可以水平管理麵麵俱到的這樣操作。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眾人又乘馬車回到楊家莊商務堂。
再看著堂裡會議桌上麵放著的民報和博覽手冊,眾人心裡就有了不同的感受。
周懷民道:“我們就是在交流中產生了新的思想火花,摸索出來新的生產工具,讓廠坊的生產能力翻了好幾倍,成本才能降下來,諸位,我的意思是說,我們以後要多交流,多走動,一起把生意做大。”
現在幾個掌櫃老爺已經親身到了廠坊,親眼見,親手摸,親耳聞。
原來生意不僅僅是雇傭牙商從農戶手裡收貨,然後自己去銷售。
而是可以如紡線廠這般,建設廠坊,招募工人,購置新設備,實施勞動分工,分組生產競爭。
心中固有的認知,今天被瞬間摧毀,聽到周懷民這一席話,各人躍躍欲試。
呂兆琳道:“我要做洛陽的紙墨代理商,一千兩買斷。”
邢掌櫃聽呂掌櫃這般豪氣,也喝道:“我要買新式軋棉機、彈花機、梳棉機、新紡車!”
牛掌櫃道:“我要做登封的布匹代理商,不買斷,周知事,咱倆之前商量好的。”
周懷祺點了點頭:“沒問題,那事已為你辦妥。”
夏老爺也道:“我做偃師的布匹代理商,不買斷。”
隻剩宜陽的何老爺,他見眾人都看向他,訕笑道:“我此來並不為做代理商,也不為買紡織機械,隻是為了一件事。”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