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莊往北,是東馬莊。
明末時,地廣人稀,畝產低下,一個五口之家,至少要種二十畝地,方能滿足一家吃喝日用。
故而村落間距都很大。
兩村間隔七八裡,交界處是一處起伏的丘陵,有大片尚未開荒的山地。
保民家園,就建在此處。
為了方便施工,早已新鋪設一條煤渣路,從保家路延伸出去,通到保民家園。
名叫家園路。
六人坐農會的馬車至此,下車一看,家園路為主路,附近延展出幾十戶新建的庭院,儼然是一個小村莊。
路口工棚處圍著不少人。
呂忠哀求道:“楊分事,我們安家費已經花完了,也乾了一個月,是不是該發工錢了?”
旁邊的賀秋菊也跟著說:“廠長好幾天都沒來,啥時候給俺發工錢?”
有一開封的流民道:“俺家裡兩個人有了傷寒,抓藥花了一些,再沒錢買米糧,餓了一天了,乾活都沒勁。”
一個分事喊道:“各位,廠長這些天去洛陽王府服役去了!”
眾勞工聽了,急哭道:“俺們不像你們村民,家裡還有存糧,就指望著這工錢活呢!”
賀秋菊慌道:“俺們隻要斷糧兩天,家裡五口人就撐不下去!”
負責工事的分事正被吵的頭疼,看到幾位會長走來,如蒙大赫,喊道:“你們彆急,周會長都親自來了!”
幾人早已聽到勞工們的訴求。
周懷民上前道:“諸位鄉親,大家莫急,廠長這些日子去洛陽福王府服役,一時半會回不來,但你們的工錢,今日必發!”
呂忠道:“周會長,不騙我們吧?”
分事喝道:“什麼話!周會長還差你那點銀子?”
王修安道:“我們已商議過,建築廠的賬房高總管,暫時代理廠長,高總管一會就來。”
眾人聽了幾位老爺親口承諾,放下心來,感激道:“謝各位老爺!”
呂維琪父子,在後麵靜看,見平息後,跟上前去。
想說什麼,但又不好說,隻有歎息一聲,展望眼前這些比較規整的庭院,好奇走進去。
有的庭院還在修蓋院牆,但大多已有模樣。
一個紅磚黑瓦搭建的正屋,坐北朝南,有三間房。
正屋東西兩側皆有一丈空地。
東側可自行修蓋雞舍。
西側可自行修蓋倉棚。
四周用紅磚圍牆,東南角是灶房,西南角是茅廁。
這就是簡單的農家小院。
周懷民欣慰看了看灶房預留的煤爐排煙孔,抹了抹牆灰,和楊君嶽說道:“看著也差不多了,本月應該可以完工。”
楊君嶽摸了摸木頭院門,踩了踩院裡的路磚,笑道:“我看可以,人先住進去,細節處慢慢弄就行。”
趙良棟到茅廁裡看了看,笑道:“我現在跟著你們學到了,凡是住到這裡的,都是無地的外民,這茅廁的糞尿,也無用,必定都被糞廠拉走了。”
幾人互視,哈哈大笑。
呂維琪看著這四人,年紀不過二三十歲之間,在一起說笑著商議處事,揮手間眾庭院蓋起,保家衛民,經濟實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