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自己,不覺得已做過什麼具體的成就,卻已歲月蹉跎,早生華發。
不覺有些羨慕起來。
呂兆琳心喜,問道:“我看你們對這糞尿之事,頗為在意,這是為何?”
周懷民道:“想提高糧食產量,兩個方法最快最好,一是抽水澆地,二是堆肥施肥。有糧食,村民才能活的好。”
呂維琪對這周懷民十分好感,為人儒雅氣派,又務實肯乾,經濟治世能力自不必說,農事竟也通曉。
讚許點頭:“懷民說的好,農事乃國之根本,你們這保民家園,我現在也略懂一二,我試解之,你們看對不對。”
幾人謙讓一番。
他道:“依我看,這保民家園,比築路更耗費人力,可以吸納海量的流民以工代賑,好處也是極多,首先是讓更多目前無處可住的流民,有樂居之地。其次有這糞尿,也可為田地施肥。”
周懷民笑道:“學生鬥膽,呂老所言雖不差,但最重要的事沒有指出來。修蓋保民家園,不僅僅是為了吸納流民,更重要的是,全縣所有村民,都會受益。”
呂維琪養氣功夫當然了得,看著眼前這些生機勃勃的年輕人,他興致極高:“哦?還有哪些?”
他指著圍牆:“這磚,從白窯磚廠采買,白窯製磚的勞工有了工錢,便可養活家人。”
又指著灶房的泥灰:“這泥灰,從鐵爐堡石灰廠采買。”
指著旁邊乾活的工人:“他們施工用的板車、工具、衣服,都是來自各個廠坊,每個鐵匠打製而成,每個織女縫補而成。”
王修安又指著門窗:“這木窗,木門,板車廠的活太多,實在趕製不出來,現在還有很多院子沒安裝。”
趙良棟笑道:“我剛包下家具廠,正要為保民家園生產這些。”
呂維琪正要感歎,楊君嶽又說道:“我們正在采購雞籠,豬仔,若是家家戶戶在庭院養雞、養豬、種菜,產蛋,產肉,產菜,那是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隻要做了這件事,這是多大的名利成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生在世,名和利總會選一個的,每個人都不例外。
呂維琪看著這些年輕人指點庭院,暢想將來,有些觸動。
他們以後會遇到許多身不由己的困難和羈絆,甚至會中途放棄和沉淪變質,但就眼前來說,猶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但見兒子呂兆琳喜道:“爹,咱們是不是也可以在洛陽鋪開這農會?這農會還可包稅,如此與農、與民、與府裡都百利而無一害!”
周懷民心裡暗喜,不過也是,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說,農會的受益群體就是農事、村民,這一點是完全相同的。
至於河南府衙,要看怎麼去分辨敵人和朋友。
呂維琪瞅向周懷民幾人,征詢意見。
楊、王、趙三人,瞅向周懷民。
周懷民稍許斟酌,左右徘徊。
說實話,此時不是擴張農會最好的時候,因為下個月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就要從西邊殺過來啦!
屆時,張獻忠從洛陽向南而去,高迎祥、李自成一部,逃至偃師、鞏縣一帶。
到時指不定是個什麼樣子呢。
但機會轉瞬即逝,若能鋪開農會,有好有壞。
好處是,如果能快速編入偃師、洛陽兩縣的一些村民入社兵,對抗農民軍的衝擊也更有利。
壞處是,風險高,如果農民軍死戰,衝破防守區,殺進鞏東腹地,恐要前功儘棄。
禍兮福之所倚,富貴險中求。
他皺眉沉思,不自覺的開始捋起袖子。
楊君嶽、王修安兩人見了,心裡暗道:“這是要玩把大的了。”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