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禹允貞
刻印:保民印刷廠
周懷民和禹允貞對視笑道:“我們正有此意,我丈人乃嗜書之人,現正要籌備在這裡修蓋一個圖書館,供百姓借閱。”
“你還真是有錢,我看這一路上全是工地,大蓋廠棚舍鋪,是在以工代賑吧,所有人都能借書?”王啟源極為震驚,周懷民這搜刮錢糧和營造的本事也不小。
“有農會戶籍就可以借閱,不過要付錢辦證,義務教育學生可免費借閱。”
“什麼是義務教育?”王啟源有太多疑問迫不及待要問,但剛先生在講課,不能無禮。
“義務教育即是我農會保障人權的一部分,我們對人權的主張是,生而為人,就有讀書識字的權利。”
王啟源和李湣聞聽一驚,周懷民竟有如此的格局!大學之道,止於至善,此人已在證道!
對周懷民的印象大好,此人極為重教化,開設的蒙學下了功夫,這世上隻怕沒人如他這般,哪怕是朝廷,算了,不說了。
“從今年開始,我農會下所有年滿七歲的孩童,無論男女,必須入學,無需繳納束修,免費提供桌椅、課本、午餐、筆墨、紙張。所請先生的工食銀、食宿,都由文教院支出。”
“什麼!你剛才說的這些都不向百姓收取一文?”王啟源大驚,這得花多少錢!又問:“隻有這一個學校如此吧?”
“非也,隻要是我農會治下,所有孩童都必須接受五年義務教育!每個鎮至少有一個這樣的小學,由文教院出錢修建,當然,富商和有愛心的老爺也可捐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先生的束修,誰來出?也是你們文教院?”王啟源已經能想象到這件事做下來是多麼恐怖,他激動的開始戰栗,這反賊在搞一件千年未有之事,普天之下,人人得以教化!
禹允貞道:“是所有支出由文教院買單,並招募炊娘,為學校做飯。”
王啟源自己粗略一算,這要花多少錢?他們養得起?
哦,不過也是,反賊可以搶啊。現在河南府,估計最有錢的就是周賊了。
王啟源手指房屋:“你們這磚為何是紅色的?”
又指煤渣路跑道和操場:“這是做什麼?”
禹允貞笑道:“這是讓孩子們玩耍的地方,咱們還開設了體術課,教授武術、導氣、黃庭經、少林易筋經之類。”
一旁的李湣,選了文教院任教國學,他對農會的這套文教體係極為佩服,周懷民年紀輕輕,但做事極有想法,他看著這王啟源和自己一樣,剛來時看這裡的一切都是新鮮的。
誰也想不到,這反賊腹地竟是如此模樣。
王啟源聽周夫人一番講解,詫異道:“咱們這是學道,還是學佛?”
黃庭經是道家經典,而易筋經是佛家武籍。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些都是讓孩子們強身健體用的,道、佛、儒凡是有益民生,皆可為師。”
一旁的楊招弟說:“周會長,我這課是講了,按照咱們設置,國學第一課《春天來了》講完後,格學就要跟上講,下午可彆再食言。”
王啟源聽了不解,國學,數學,體術,這三課自己都能懂:“格學是講的什麼?周會長親自講?我能看一下課本嗎?”
周懷民笑道:“格學課暫時沒有課本,大學有雲: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我讀《大學》,體悟到一種學問,即為格學。格學之道,在於富民。”
王啟源聽了呼吸急促,臉色漲紅,周懷民最重要的學問,恐怕就是這個了!
他能做朝廷之不能,能做進士大家之不能,能讓這裡生機勃勃宛如桃源,恐怕都是體悟的這格物學問。
儒家哲賢果然大有可為!
此人是要如孔孟朱王一般開辟新學派!
孔孟開天辟地,朱之理學,王之心學,難道值此天下危亡之際,又有周之格學?
果然天不絕我漢家。
“下午讓我旁聽如何?”
李湣心道,你一個朝廷的知縣,成天往賊窩裡跑,還賴著不走?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