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個妖孽。
一個披著孩童外衣、腦子裡卻裝著不知多少經綸的妖孽。
自己這點淺薄的學問,在他麵前,簡直不夠看。
還想用難題鎮住他?
簡直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罷了罷了。
方敬儒徹底放棄了用學問“壓服”陳平安的念頭。
也基本默認了這孩子偶爾“不務正業”的事實。
或許,天才的道路,本就與常人不同吧。
自己能做的,就是儘己所能,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至於他將來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於是,方先生不再刻意用難題去“刁難”陳平安。
而是真正將他視為一個可以平等交流、教學相長的對象。
講解經義時,不再是單向灌輸,而是鼓勵他提出自己的看法。
遇到疑難之處,也會坦誠地與他討論,聽取他的意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甚至,在批改陳平安的八股文習作時,方先生有時會覺得,自己不是在指導學生,反倒像是在品讀一篇雖然稚嫩、卻已初具大家風範的佳作。
師生二人的關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更加融洽和諧的階段。
亦師,亦友。
在這種獨特的學習氛圍下,陳平安的學問根基愈發紮實。
不僅僅是對儒家經典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
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如何在古代的語境下,運用圖書館的知識,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表達。
學會了如何在遵循規則如八股格式)的同時,又能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見解和風格。
這種能力,對他未來參加科舉考試,乃至踏入仕途,都將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他也更加注意在老師麵前“藏拙”。
不再輕易拋出那些過於“驚世駭俗”的觀點。
回答問題時,也更加注重引經據典,將自己的想法包裝得更符合“聖賢之道”。
方先生態度的轉變,對他未來的發展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這意味著他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內容,不必再過多擔心老師的質疑和乾涉。
也意味著,他與這位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師之間,建立起了更深厚、更穩固的情感連接。
這在這個人情社會裡,同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隻是,陳平安那遠超年齡的學識和“超前”的見解,真的能一直隱藏下去嗎?
隨著他未來接觸到更高層次的學者和官員,這份“異常”會不會引來更深的探究和懷疑?
圖書館這個秘密,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既是他最大的依仗,也是他最深的隱憂。
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將是他一生都需要麵對的課題。
但至少現在,在家鄉這片小小的天地裡,他已經初步贏得了老師的信任和尊重,為未來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