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有時還會加試策論或雜文,考校考生對時務的見解或文字的組織能力,但縣試中相對少見。”
方先生將縣試的流程、內容、難度、以及評判標準,都一一細致地講解給陳平安聽。
語氣嚴肅,條理清晰。
“總而言之,縣試雖是初階,卻也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你若想走科舉這條路,從今日起,便要將全副精力都投入到經史學習和八股法門上來,不可再有絲毫分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到這裡,方先生的目光又意有所指地看了陳平安一眼。
顯然,還是對他寫話本的事情耿耿於懷。
陳平安認真地聆聽著,將老師說的每一個字都記在心裡。
同時,腦海中的圖書館也在同步運轉,將方先生的講解與圖書館儲存的關於大夏朝科舉製度的資料相互印證、補充。
他對科舉之路的認知,從未像此刻這般清晰。
也從未像此刻這般,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和…緊迫感。
原來,僅僅是最低級的縣試,就需要掌握如此多的知識和技能。
經義、詩賦、書法、策論可能)…
每一項都需要下苦功去鑽研,去練習。
自己雖然有圖書館這個外掛,但終究需要時間去消化、吸收、轉化。
而且,正如老師所言,科舉不僅僅是知識的比拚。
心性、毅力、臨場應變、甚至…運氣,都缺一不可。
這條路,果然比想象中更加艱難。
“先生教誨,學生明白了。”陳平安深吸一口氣,躬身應道,“從今日起,學生定當收斂心神,專心治學,以縣試為目標,刻苦攻讀,不敢有負先生厚望。”
態度無比誠懇。
方先生欣慰地點了點頭:“你能如此想,老夫便放心了。”
又交代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和需要重點攻讀的書目。
談話臨近結束時,陳平安狀似無意地問道:“先生,您剛才說縣試重經義。那…不知可否借閱一些往屆縣試的優等範文,供學生揣摩學習?還有…咱們本縣的縣尊大人,在學術上可有什麼偏好?也好讓學生…知己知彼。”
這是在請教應試技巧,實則是在驗證圖書館資料的準確性。
方先生沉吟片刻:“往屆範文,老夫這裡倒是收藏了幾篇,回頭找給你。至於縣尊大人的偏好嘛…嗯…據聞這位新任的王縣令,乃是正經的進士出身,學問紮實,尤其精通《春秋》,為人似乎也比較務實,不太喜歡那些空談心性的浮華之文。你在策論如果考的話)和經義闡發上,或可留意一二。”
這些信息,與陳平安從圖書館了解到的基本一致,讓他心中更有底了。
“多謝先生指點。”
離開了方先生家,走在回家的路上。
陳平安的心情有些沉重,但也充滿了鬥誌。
縣城的初步關注,或許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更多的是一種鞭策。
方老師的重點指導,為他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更係統的學習路徑。
接下來的日子,學習策略需要調整了。
話本的創作可以放緩一些,製墨的實驗也要更加隱蔽。
必須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經史學習和八股練習上來。
圖書館這個強大的武器,也要更有針對性地去運用。
縣試。
童生。
秀才。
舉人。
進士…
那條通往權力巔峰、也通往真正掌握自身命運的道路,已經在他麵前緩緩展開。
雖然布滿荊棘,但他有信心,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喜歡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請大家收藏:()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