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陳平安開始了名義上的“休養”。
每日裡,除了幫著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輕省活計,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自己的小屋內溫習功課。
府試在即,這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陳山和李秀看在眼裡,既心疼兒子“大病初愈”還要苦讀,又為兒子的上進感到欣慰。
柳柔柔更是每日都會送來一些滋補的湯水,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方敬儒也時常過來探望,指點陳平安學業上的疑難。
在眾人眼中,陳平安依舊是那個勤奮好學、聰慧懂事的少年郎。
隻是經曆了一場生死劫難,眉宇間似乎多了一絲沉穩。
然而,無人知曉的是,在那些看似平靜的日夜之下,陳平安正進行著另一番不為人知的修行。
夜深人靜,當整個小河村都沉入夢鄉。
陳平安小屋內的油燈,卻依舊亮著微弱的光芒。
窗戶緊閉,門也從裡麵閂好。
陳平安盤膝坐在床榻之上,雙目微閉,五心朝天。
默運老者傳授的“歸元訣”心法。
丹田之中,那縷初生的“歸元真氣”,隨著功法的運轉,緩緩在經脈中流淌。
伐毛洗髓之後,陳平安的身體如同被打磨過的璞玉,對天地元氣的感應和吸納能力,都遠勝從前。
修煉“歸元訣”的速度,比之前自己摸索“引氣訣”時,快了何止數倍。
雖然每一個周天下來,真氣的增長依舊微乎其微。
但這種緩慢而穩定的進步,卻讓陳平安心中充滿了踏實感。
每一次真氣的增長,都意味著自身力量的增強,也意味著多了一分自保的本錢。
除了內功修煉,陳平安也沒有落下對醫道的學習。
白天溫習功課的間隙,或者夜闌人靜之時。
陳平安便會沉浸在腦海中的那座圖書館裡。
係統地整理、學習基礎的醫理知識和各種草藥的藥性。
將鬼穀先生在山洞中那幾句看似隨意的指點,與圖書館中浩如煙海的理論知識,相互印證,融會貫通。
之前許多似懂非懂的醫理,此刻都變得清晰明了。
對草藥的辨識和運用,也更加得心應手。
老先生那手神乎其技的醫術,給陳平安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陳平安明白,這不僅僅是一門救死扶傷的技藝,更可能在關鍵時刻,成為自己的一張底牌。
修煉內功,研習醫道。
這兩件事情,陳平安都進行得極為隱秘。
老先生的告誡,陳平安始終牢記在心。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