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的號舍內,陳平安筆走龍蛇。
關於漕運的利弊,以及興利除弊的方略,少年早已胸有成竹。
腦海中圖書館的資料,為少年提供了豐富的論據和獨特的視角。
再結合自己一路行來,對民生疾苦的觀察與思考。
一篇立意高遠、論證嚴謹、且不乏真知灼見的策論,漸漸在筆下成形。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
貢院之內,除了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便隻剩下考生們偶爾發出的、壓抑的咳嗽聲或歎息聲。
有的考生,抓耳撓腮,冥思苦想,卻遲遲無法下筆。
有的考生,奮筆疾書,洋洋灑灑,臉上露出一絲得色。
也有的考生,眉頭緊鎖,反複修改,似乎對自己的文章,總是不甚滿意。
更有甚者,因為太過緊張,不慎打翻了墨硯,汙了試卷,急得滿頭大汗,險些當場哭出聲來。
考場百態,人生縮影。
陳平安對此,卻恍若未聞。
少年全神貫注於筆下的文章,將外界的一切乾擾,都隔絕在外。
不知過了多久。
陳平安終於停下了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一篇近三千字的策論,一氣嗬成。
少年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明顯的疏漏和錯彆字之後,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便是耐心的等待了。
第一場考試,要持續一整天。
直到傍晚時分,才會統一收取試卷。
陳平安從考籃裡,取出母親準備的乾糧和水囊,簡單地補充了一下體力。
然後,便開始閉目養神,為接下來的兩場考試,積蓄精力。
就在陳平安閉目調息之際。
鄰近的幾個號舍裡,卻發生了一些小小的騷動。
“這位兄台,行個方便,借點墨水用用。”
一個壓低了嗓門的聲音,從隔壁的號舍傳來。
“我的墨硯,不小心打翻了。”
陳平安微微睜開眼睛,向隔壁望去。
隻見一名賊眉鼠眼的考生,正探頭探腦地向這邊張望。
“抱歉,在下的墨水,也所剩無多了。”
陳平安淡淡地回了一句,便不再理會。
那考生見狀,撇了撇嘴,又轉向了另一個方向。
“喂,那邊那位兄台,你的文章寫得如何了?可否借小弟參詳一二?”
另一個號舍裡,傳來一個略顯輕浮的聲音。
“若是能提點一二,小弟感激不儘,日後定有重謝!”
“放肆!”
不遠處,傳來一聲巡場考官的怒喝。
“考場之內,嚴禁交頭接耳,相互傳遞!再敢喧嘩者,以作弊論處!”
那輕浮的聲音,頓時銷聲匿跡。
貢院之內,再次恢複了平靜。
陳平安卻微微皺了皺眉。
看來,這考場之中,也並非一團和氣。
總有一些人,想要投機取巧,不勞而獲。
隻是,這些小伎倆,在戒備森嚴的貢院之內,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傍晚時分,悠揚的鐘聲再次響起。
第一場考試,終於結束了。
考官們開始挨個號舍,收取試卷。
考生們也紛紛走出號舍,活動著早已僵硬的身體。
有的考生,麵帶喜色,顯然對自己的發揮頗為滿意。
有的考生,則垂頭喪氣,唉聲歎氣,顯然是考砸了。
陳平安將自己的試卷,恭敬地交給考官。
然後,提著考籃,隨著人流,向貢院外走去。
剛走出貢院大門,便看到張明遠和李世林,早已等候在那裡。
“陳兄!你考得如何?”
張明遠一見陳平安,便急切地問道。
“還好吧。”
陳平安淡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