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之內,因那年輕公子的一番話,氣氛驟然一凝。
眾人的目光,都彙聚在那位出言質疑的年輕公子和陳平安身上,帶著幾分探尋與期待。
張編修見狀,連忙笑著打圓場:“嗬嗬,文會本就是暢所欲言之地,有不同見解,方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嘛。”
“這位是吏部員外郎林大人家的公子,林墨軒林公子,也是京城有名的青年才俊,與陳解元年紀相仿,想來定能有不少共同話題。”
林墨軒。
陳平安心中默念著這個名字,目光在那年輕公子身上停留了片刻。
此人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與自信,眼神清澈明亮,不像是個會無故挑釁之人。
“林公子以為,晚生這首詞,何處消極了?”
陳平安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問道。
林墨軒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來,也向陳平安回了一禮。
“陳解元誤會了,在下並非有意冒犯。”
林墨軒開口說道,聲音清朗悅耳。
“隻是,在下以為,‘是非成敗轉頭空’,固然是看透世事的豁達。但若因此便將一切‘都付笑談中’,未免也有些辜負了聖賢教誨,以及我輩讀書人肩負的責任。”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若不能轟轟烈烈地做一番事業,留下些許痕跡,豈非枉來這世上一遭?”
“林公子此言,倒也有幾分道理。”
陳平安點了點頭。
“隻是,晚生以為,‘是非成敗’與‘建功立業’,並非截然對立。”
“看透成敗,並非意味著消極避世,不思進取。而是要我等在追求功業之時,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即便遭遇挫折,麵臨失敗,也能坦然麵對,從頭再來。”
“至於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也並非是要我等忘記曆史,罔顧教訓。而是要我等以史為鑒,從前人的成敗得失之中,汲取智慧,明辨是非,從而更好地開創未來。”
“所以,晚生以為,這份‘笑談’,並非消極的遁世,而是一種積極的入世,一種洞察世事之後的從容與自信。”
陳平安這番話,說得不疾不徐,條理清晰,將自己詞作的深層含義,娓ei)娓ei)道來。
亭內眾人聽了,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就連先前那幾位對林墨軒的質疑略感不悅的老翰林,此刻也露出了欣賞的神色。
林墨軒聽完陳平安的解釋,眼中也閃過一絲異樣的光彩。
“陳解元高見。”
林墨軒再次拱手。
“是在下先前理解得有些片麵了。”
“不過,”林墨軒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即便如此,在下還是覺得,陳解元這首詞,雖然氣魄宏大,意境高遠,但終究還是少了幾分少年人的銳氣與擔當。”
“哦?此話怎講?”
陳平安饒有興致地問道。
“陳解元可知,當今大夏,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積弊沉屙難返。正是我輩讀書人,挺身而出,澄清玉宇,重整河山的大好時機。”
林墨軒語氣鏗鏘地說道,眉宇間透著一股憂國憂民的激昂之情。
“此時此刻,我等需要的,不是‘都付笑談中’的豁達,而是‘舍我其誰’的擔當,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情壯誌。”
“陳解元以為然否?”
林墨軒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亭內不少年輕士子聽了,都熱血沸騰,紛紛附和。
陳平安心中,也是微微一震。
這位林公子,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見識與抱負,著實令人欽佩。
而且,他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
自己那首《臨江仙》,雖然意境高遠,但若放在這等憂患之世,確實顯得有些……“佛係”了。
“林公子所言,振聾發聵,晚生受教了。”
陳平安誠懇地說道。
“晚生這首詞,確實是站在前人肩膀之上,抒發了一些個人感慨,於家國大義方麵,著墨不多,格局略顯小了一些。”
“不過,”陳平安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晚生以為,豁達與擔當,並非不可兼得。”
“一個真正的英雄,不僅要有改變世界,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更要有笑看風雲,淡泊名利的豁達心境。”
“如此,方能在得意之時,不驕不躁;在失意之時,不餒不棄。”
“方能在波詭雲譎的世事變幻之中,始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和一顆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