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牢拿到徐階的名冊之後,陳平安便將自己關在了書房。
他將那份名冊,與之前從東廠、天機閣,以及戶部查抄出的所有情報,一一比對,相互印證。
一張更為龐大,也更為隱秘的利益網絡,逐漸浮現在他的眼前。
這張網,以京城為中心,輻射江南。
其節點,不僅僅是官僚和商人。
甚至,還牽扯到了,一些,看似與世無爭的,書院和清流名士。
這些人,是嚴黨倒台後,依舊潛伏在水麵之下的,暗流。
也是,太子趙淵,最為倚重的,所謂“清流”與“賢名”的根基。
陳平安的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著。
他在等。
等一個,可以將那條藏在東宮的蛇,引出來的,最佳時機。
……
三日後,一份新的《大夏簡報》,被呈送到了景泰帝的禦案之上。
與往日裡,那些揭露貪腐、針砭時弊的犀利文章不同。
這一期的簡報,頭版頭條,竟是一篇,歌功頌德的文章。
文章的標題,是《論儲君之仁德與社稷之安穩》。
文章的作者,署名,是陳平安。
景泰帝看到這個標題,微微一愣。
他饒有興致地,讀了下去。
文章引經據典,從上古三代,到曆朝曆代。
詳細地論述了,一位仁厚的儲君,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文章盛讚了當朝太子趙淵,是如何的恭順孝悌,如何的勤學好問,如何的體恤民情。
文中,還引用了許多,太子日常言行中的小事。
比如,太子曾在冬日,將自己的狐裘,賜予受凍的內侍。
比如,太子曾在聽聞某地受災後,主動削減自己東宮的用度,為災民祈福。
這些事,寫得,極為詳實生動。
整篇文章,文采斐然,情真意切。
將太子趙淵,塑造成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未來明君的形象。
景泰帝看完,沉默了良久。
他看了一眼,侍立在旁的馮保。
“馮保,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如何。”
馮保躬身回答。
“回陛下,陳學士此文,辭藻華美,論證明晰,是一篇,上佳之作。”
“朕問的,不是文采。”
景泰帝的手指,在文章的標題上,輕輕點了點。
馮保垂下眼簾。
“老奴愚鈍。隻知,捧得越高,或許,也會,摔得越重。”
景泰帝笑了。
他知道,馮保,看懂了。
他也看懂了。
陳平安這,哪裡是在誇讚太子。
這分明,是在用最華美的辭藻,為太子,打造了一座,最精致的,空中樓閣。
他將太子,高高地,捧到了“仁德”的祭壇之上。
讓全天下的人,都相信,太子,是純潔無瑕的。
如此一來,當那條,隱藏在他身邊的毒蛇,露出獠牙時。
太子,便會從這座祭壇上,狠狠地,摔下來。
摔得,粉身碎骨。
而那條蛇,也會因為,玷汙了這片“純白”,而顯得,愈發,罪不可赦。
“好一招,捧殺。”
景泰帝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既欣賞又忌憚的複雜光芒。
他拿起朱筆,在這份簡報上,批了兩個字。
“刊發。”
他不僅要讓朝臣看到。
他還要讓,全天下的讀書人,都看到。
他要親自,為陳平安的這個“空中樓閣”,添上一把最旺的火。
……
《大夏簡報》的內容,很快,便通過邸報的形式,傳遍了整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