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媽願望落空,難過地抹眼淚。易中海心情煩躁,扔下手上的報紙,出門散心。
經過前院時。
看到李家門庭若市,街坊鄰居拎著禮物道賀,一張臉拉得老長。易中海想不通,憑什麼成天遊手好閒的李子民能時不時蹦出小發明,深受領導器重。
易中海心裡堵得慌。
“老易,李子民當上了副廠長,大夥都送禮,你也趁此機會緩和一下關係唄。”
閻埠貴看到易中海兩手空空,勸了一句。
易中海冷著臉,“甭管李子民閒著,還是副廠長,都與我無關。他走他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易中海看著街坊鄰居的拎的薄禮,撇了撇嘴。
“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強。都送禮,都巴結,相當於都沒有送禮,這麼淺顯的道理不懂嗎?”
易中海背著手離開。
人一走,閻埠貴抱起一盆長勢喜人的吊蘭就往李家搬。
“都送禮,就你不送,區彆不就出來了嗎?壞小子再坑,那也伸手不打笑臉人,收了禮,不求幫忙辦事,至少不坑人吧?”
易中海是個絕戶,不用為兒女操心。
他可不行。
閻埠貴擠了進去,盆栽舉得老高,“李廠長,這盆吊蘭代表了吉祥如意,我祝你幸福安寧,官運亨通。”
“三大爺,多不好意思啊。”
李子民樂嗬嗬,將閻埠貴拉到一邊,“三大爺,大夥太熱情了。有些禮不想收,又不好拒絕。”
“楊嬸送了半袋子棒子麵,她家多困難啊,媳婦剛懷上,這禮太重,不能要。”
“這袋子白薯是後院陳嬸送的,她婆婆癱瘓在床,也不容易.....”
李子民指著另一堆禮物。
“這隻老母雞是二大爺的心意,他定了六級工,不差錢,我就勉為其難收了。還有老何送的兩瓶酒,一袋子土特產也不用退,他家雙職工,隻要不被寡婦騙,錢花不完......”
等李子民交代完,大院一共二十五戶,收下了七戶,其餘十六戶退回去。
閻埠貴眼裡閃過算計。
“直接退回去不合適。要不,我倒騰一下,既不讓送禮的尷尬,也還了人情?”
見李子民點頭。
閻埠貴眉開眼笑,這肉過一道手還能蹭點油,更彆說五穀雜糧了,雖然不貴重,但架不住多啊。
對於閻埠貴來說,能算計一根蔥都是賺,能算計一勺鹽,能高興一整晚。
“咦,誰家沒送?”
李子民隨口提了一嘴。
後院的聾老太太是五保戶,都送了十斤全國糧票。李子民也不占孤寡老人的便宜,以後,找個機會送回去。
“呃,是老易。”
近幾年,易中海成了透明人,李子民也懶得搭理。閻埠貴見李子民沒接茬,心想壞了,易中海被盯上了。
這時,
提著禮,在李家門口徘徊的易大媽聽到李子民念叨起了老易,心裡一緊,慶幸老太太勸她跑一趟,緩和一下兩家關係。
“李廠長,恭喜啊。”
易大媽臉上堆著笑,她送了一罐紅糖,足有一斤重。還有一份鐵皮盒子裝的南方點心。
看到李子民收下,易大媽鬆了口氣。
閻埠貴問,“是留,是退?”
李子民擰開蓋子,拿出一塊餅乾嘗了嘗,味道不錯。他遞給秦京茹,讓她分給在場的街坊鄰居。
閻埠貴也分了一塊,咬了口,酥酥脆脆的特彆好吃。他沒舍得一次吃完,將剩下的揣入兜裡,等回去了慢慢吃。
“雨水,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