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微道人歎息道:“果然是大變局,原本師門算無遺策,偏偏生出這等變數。”
“雖有變數,但大勢不可改!”通玄道人沉聲道,“真人推算,隴右道潛龍為渭州李氏。”
“這高楷與薛矩一樣,不過是為王前驅,雖然僥幸逃過一劫,終究是李氏的踏腳石。”
通微道人麵露笑意:“師兄所言極是!薛矩隻有兩子,這次子薛仁躍死在高楷手上,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這兩虎相爭,必然兩敗俱傷,為潛龍做嫁衣。”
“這是自然。”通玄道人撫須笑道,“便是有高人相助,也擋不住天道大勢。”
“這高楷不過將死之人,不必理會。倒是李氏那邊,需要及早謀劃,安排大氣運之人前去輔佐。”
“善!”兩人相談片刻,忽然如同雲霧一般散去。
……
次日,高府之中,麾下文武濟濟一堂。
高楷坐在上首,環顧眾人,沉聲道:“薛仁躍軍雖然大敗,但廣武、狄道、安樂三縣,曾改換薛家旗幟,失去控製。”
“如今大患已除,也該收回來了。諸位有何良策,不妨暢所欲言。”
眾人沉思片刻,爭相說起自己的策略。一個個引經據典、滔滔不絕,仿佛金鑾殿試,考狀元一般。
隻不過多是空談,竟還有以德感召的言論,讓人無語。
高楷微微搖頭,時下之人,大多喜歡虛辭,誇誇其談,卻不重視俗務。
殊不知,打天下靠的是真刀真槍,而不是溫良恭儉讓。
“必須儘快尋找人才,組建自己的班底。”高楷心中思忖。
下首,裴季察言觀色,拱手道:“刺史大人,此三縣雖然為薛軍掠取,但高公經營多年,必有人心向刺史大人。”
“我願前往傳繳,安定三縣,為刺史大人分憂。”
高楷有些意外,這個裴季倒是個做實事的。
“既然如此,有勞裴司馬走一趟了。”
“若能安定三縣,當為裴司馬計一大功。”
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畢竟,他就這點家底,又剛經曆一場圍城大戰,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實在經不起過多的損耗。
他當即修書一封,蓋上官印,交予裴季。
裴季大喜拜道:“下官必當竭儘全力,不負刺史大人所托。”
眾人見他得了重任,紛紛懊惱。等高楷命他們退下,一個個言不由衷地上前道喜,話語中滿是酸溜溜的意味。
裴季滿臉謙虛,心中卻是冷哼,刺史大人不喜空談,你等算是再無前途可言了。
一群腐朽老儒,滿口道德文章,拿老一套對付新主,卻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可笑!
他握緊手中的文書,心中決定,刺史大人有爭霸天下之望,我可得抓住機會,做個從龍之臣。
來日說不得封侯拜相、名垂青史。想到這,他加快腳步,匆匆前去辦事。
高楷將他們的神情儘收眼底,不禁好笑,果然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過,他不會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
“三郎,你派人去招募壯士,積蓄糧草,為出兵做準備。”
梁三郎心中一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