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讚同道:“你所言在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這就派遣斥候,前去察看敵情。”
“如今敵眾我寡,若要以少勝多,必須采用奇兵製勝。”
“主上洞若觀火。”沈不韋拱手道。
高楷笑了笑:“我已經派人前去招募兵馬,至於轉運糧草,就辛苦你了。”
“待諸事齊備,即刻發兵征討宗重樓,先發製人。”
“遵令!”沈不韋心中感激。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自古以來,行軍打仗,糧草必是重中之重。
然而主上即刻讓他承擔如此重任,絲毫不疑。實在是豁然大度,不失為明主之風。
……
晝夜輪轉,匆匆七日過去。
沈不韋籌集糧草,安排轉運,事無巨細皆井井有條,引得闔府上下交口稱讚。
便是原先對他存有偏見的裴季,也不禁心悅誠服:“此人當為治世之名臣。”
隻有六司參軍事頗有微詞,暗中抱怨,主上遠離儒家聖賢之言,親近商賈銅臭之道,有辱斯文。
高楷置之一笑,便不再理會。治大國如烹小鮮,靠的是實乾,可不是嘴炮。
戰爭的陰影,逐漸籠罩整個金城,卻不再像從前一樣,人心惶惶,反而有不少貧苦子弟踴躍從軍。
然而,城中富戶大族相繼離開,又大肆傳言宗重樓大軍來攻,必將屠城。
引得不少不明就裡的殷實人家,選擇觀望,不敢輕易出仕從軍。
高楷奔波許久,費儘口舌,也隻得兩千兵馬。
梁三郎憤憤不平道:“這些大族著實可恨,郎君往日裡多有安撫,又未計較他們暗中串聯一事。”
“如今不思收斂,反而橫加阻撓。郎君,再不可寬仁放縱他們,須得施以懲戒,否則當真以為郎君可欺,蹬鼻子上臉!”
高楷淡聲道:“大戰在即,征討宗重樓要緊,不要節外生枝。”
梁三郎滿臉擔憂:“郎君,眼下隻得兩千兵馬,如何是宗重樓的對手?”
“不如再等些時日,多招募一些兵馬,從長計議。”
“時間不等人。”高楷搖頭道,“再等些時日,宗重樓兵鋒更盛,我等擊敗他的機會越發渺茫。”
他看一眼頭頂,一絲絲黑氣,不斷吞噬著他的氣運。心知絕不能遲疑,必須當機立斷。
梁三郎為難道:“郎君,青壯兵卒稀少,便是運送糧草的人手也不夠,這……”
這倒是個難題,糧草是重中之重,不能輕忽大意。
沈不韋忽然開口道:“主上,既然青壯稀少,不如招募一些年長體衰者,運送糧草。”
高楷眼眸一亮,點頭道:“可行,就這麼辦。”
“三郎,你須交待清楚,他們無需衝鋒陷陣,管好糧草即可。”
“是。”梁三郎答應一聲,便匆匆而去。
所幸,城中年長體衰者倒有不少,也不曾遇到阻礙,因此順利招募千人。
待大軍集結,分發甲胄、兵器、馱馬等輜重,操練幾日,高楷一聲令下,大軍即刻開拔。
臨行前,高楷前往後院拜彆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