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讓其從軍征戰,將功補過。”
五百人雖少,但也是一份力量。無奈,蘭州貧瘠,供養不起太多兵卒,隻能出此下策。
高楷點頭道,“那就編入大軍,須得嚴明軍紀,不得作奸犯科。”
“我欲領兵出戰,城中政事,便拜托吳錄事你了。”
吳弘基當即拱手:“遵令。”
君臣四人商議一番出兵之事,待諸事分明,已是夜幕時分。
高楷正要下令各行其是,忽見管家來報,裴季回返,正在門外等候,連忙讓請。
不知結親之事如何,便是一向沉穩的他,也覺稍有忐忑。
然而,事與願違。
裴季滿臉羞愧之色:“主上,下官無用,未能說動王家。”
他將此番提親之事,一一說了,惹得堂中一片氣憤。
吳弘基忍耐不住道:“這王家竟如此傲慢,簡直是有眼無珠。”
高楷雖覺失望,倒也不願強求。他想結秦晉之好,可不是一對怨侶。
至於王家傲氣,他也有所預料,卻不能因此大動乾戈。
沈不韋眉頭緊皺:“這王羨之雖然自視甚高,但也不是無禮的人。”
“如此明言拒絕,毫無回旋餘地,不懼交惡。依下官看來,恐怕他已為長女另結姻緣。”
“不無可能。”高楷點頭道,“由他去吧,不必糾纏。此事暫且擱置,留待擊退薛軍再行商議。”
“是。”四人仍是憤憤不平,卻也知曉輕重,戰事要緊,這可是危急存亡之時。
高楷當即下令,以裴季留守金城,沈不韋督運糧草,吳弘基與周順德二人參讚軍事。
他則率領大軍,前往安樂。
一道道軍令,從前堂發出,傳遍各處衙門。整座金城皆是動員起來,為了這生死一戰。
待預備完畢,高楷領兵拔營。早有一封密令,隨著驍騎飛奔而去,傳至安樂城中。
梁三郎駐守多時,每日厲兵秣馬,隻待與薛軍一戰。
聽聞信使前來,本以為是令他出戰,臉上喜悅還未散去,一觀密信,卻是臉色一僵。
下首一個隊正見了,忍不住好奇道:“校尉大人,不知是何軍令?”
梁三郎滿是失落之色:“郎君不欲讓我出城應戰,交代我等堅守不出。”
這隊正跟隨他多時,知曉他立功心切,在這城中枯守已是按耐不住,便順應他心意道:
“校尉大人,主上這是擔心您不能擊退敵軍,方才讓您固守。”
“如今主上不在,敵軍耀武揚威,態勢猖狂,輕視我等。”
“不如趁機出兵,攻其不備,必能大敗敵將。立一大功,主上必然欣喜。”
“話雖如此。”梁三郎頗有意動,卻不敢違反軍令,“卻與郎君之意相背,不好自作主張。”
隊正勸道:“主上仁德,您若立下大功,他必然既往不咎,無需憂慮。”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校尉大人,您可得把握軍機,以免稍縱即逝,後悔也來不及。”
梁三郎猶豫片刻,終究下定決心:“就依你之言,出南門列陣,務必大敗薛軍,生擒敵將,向郎君報喜。”
“得令。”隊正肅然應下,便前往營中召集兵馬。
卻無人見到,他的嘴角掀起一絲詭笑,一點烏光在眉心若隱若現。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