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率領大軍,衝擊敵營,原以為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沒想到,這王威竟然轉頭便逃,毫無應戰之心。
梁三郎恥笑道:“這老翁,膽小如鼠,不聞一麵便驚慌逃竄,有何顏麵,高居節度使之位。”
“郎君,我願領三千兵馬追擊,必能大敗其軍。”
“不必了。”高楷製止道,“王威不足為慮,讓他去吧。”
“我軍連日趕路,已然疲憊,不宜深入鄯州腹地。”
“是。”
當夜,高楷便在廣武城中坐鎮,以防王威去而複返,隻是,一連等了幾日,也不見王威動靜。
斥候回稟,王威已逃回湟水城,一心享樂,再無出兵之心。
高楷搖頭道:“封疆大吏尚且如此昏聵無能,這大周天下,怎能安穩。”
既然無事,他當即下令回返金城。
大軍凱旋,金城之中一片歡騰。一項項不可思議的戰績,隨著捷報頻傳,迅速在城中傳揚開來,引得人人讚歎。
更有說書人,將這次大戰編成話本子,在酒肆茶館登台上演。
一時間,萬人空巷,場場爆滿。不僅市井百姓愛聽,便是那些大族富戶,也請到家中說書,驚歎不已。
說書人忙得腳不沾地,那些個酒肆茶館的掌櫃,賺的盆滿缽滿,個個喜笑顏開,恨不得把高楷當成財神爺供起來。
而前院中,蘭州一眾文武彙聚一堂,齊聲下拜。
裴季滿臉讚歎:“主上以一萬兵卒,大敗薛仁果五萬大軍,不僅擒而殺之,又攻下美相,劍指臨潭。”
“實在是英明神武,殺伐決斷,我等欽佩之至。”
他不禁回想起,這一樁樁不可思議的戰績傳來時,他是何等驚奇,又是何等振奮!
“主上,真乃明主。”
他心中越發堅定,輔佐如此明主開創不世之基業,封侯拜相,名留青史。
沈不韋同樣振奮,心悅誠服道:“主上攜大勝薛仁果之機,一舉迫退王威,使他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狼狽奔逃,實在大壯我軍聲威。”
“從今往後,這隴右道再無人敢和從前那般,輕視我等。”
他心中思量,主上下馬能治政,上馬能統軍,文武雙全,知人善任,頗有一統天下之望。
他可得鞠躬儘瘁,儘心輔佐,謀個從龍之功。
這兩人堅定心誌,誓要追隨高楷建功立業,堂中其他文武又何嘗不是。
吳弘基、周順德二人更是慶幸,當初棄暗投明。否則錯失明主,蹉跎歲月,豈不是抱憾終生。
高楷見眾人誇耀不止,個個忠心可諫,不禁笑道:
“此番大勝,皆仰賴將士們奮勇拚殺,諸位英才籌措糧草、穩定民心,非我一人之功。”
“君擇臣,臣亦擇君,我有諸位英才輔佐,何愁大事不成!”
一眾文武皆是欣喜,齊聲道:“主上謬讚。”
君臣相宜,自是其樂融融。
暢談一番,高楷話鋒一轉,叮囑道:“將士們奮勇廝殺,不可不封賞。”
“死者,撫恤其家人;傷者,儘全力醫治。有功者,一律厚賞。”
“此事不得怠慢,勿讓將士寒心。若有恩賞不到位者,我必嚴懲不怠!”
槍杆子裡出政權,軍隊可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