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炅又驚又喜:“不知何方靠山,可抗衡高楷?”
司馬德堪輕搖羽扇,緩緩開口:“吐穀渾!”
歐陽炅悚然一驚:“吐穀渾?”
“正是。”司馬德堪鄭重道,“唯有交好吐穀渾,方可在這夾縫之中存身,不至於一朝覆滅。”
吐穀渾為鮮卑族慕容氏一支,自數百年前,遷居河湟穀地以來,縱橫馳騁,坐擁數十萬兵馬,聲勢浩大。
其轄地東起隴右道南部、劍南道西北,南抵青海以南,西至吐蕃、且末,北隔祁連山與河西道相接。
東西長四千裡,南北達兩千裡,可謂地大物博,兵多將廣。
以吐穀渾為靠山,足以抗衡高楷。
隻是,歐陽炅麵有懼色:“吐穀渾皆為異族,不服王化,縱然驍勇善戰,卻難以製約。”
“倘若其等貪心不足,欲強取鄯、廓二州,豈非引狼入室?”
司馬德堪搖頭笑道:“主上不必憂心。”
“吐穀渾嗜好遊牧,逐水草豐美之地而居,不喜高牆堅城,斷不會強攻鄯廓。”
“主上可修書一封,以示結好之意,必能引得吐穀渾臂助。”
韓須虎微微冷笑:“吐穀渾縱然不喜攻城,卻愛擄掠人口,劫奪財貨。”
“你空口無憑,怎能打動其等?”
司馬德堪詭譎一笑:“我曾聽聞,吐穀渾王喜愛美色、財寶。”
“待主上拿下湟水,可將王威金屋之中,一眾嬌妻美妾、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送予吐穀渾王,必能得他歡心。”
歐陽炅目光一亮:“此計甚妙,就以此行事。”
“德堪大才,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當為吾之子房!”
“主上謬讚了。”司馬德堪拱手一笑,麵露得意。
歐陽炅當即修書一封,命人潛入金城,又派遣三路兵卒,揚起“高”字旌旗,襲擾鄯州。
果不其然,王威震恐,一日連發三封加急書信,請他至湟水城商議大事。
“德堪料事如神!”歐陽炅讚歎一聲,當即率領一萬兵馬,奔赴湟水。
……
且說王威聽聞斥候稟報,言語高楷率三路大軍來攻,駭得魂飛魄散,一迭聲催促信使請來歐陽炅。
所幸,鄯廓二州相距不遠,策馬疾馳不過一日即至。
待歐陽炅抵達,王威連忙請進府邸,拱手道:“請歐陽刺史救我!”
歐陽炅急忙避開,下拜道:“當不得王公大禮。”
王威搖頭道:“眼下危急存亡之時,我願將城中兩萬兵馬相托,由歐陽刺史決斷殺伐之事。”
“萬望戮力同心,共度難關,不負往日情誼。”
歐陽炅心中竊喜,麵上卻大驚失色,拜道:“炅何德何能,竟敢竊居兵權?”
“還望王公收回成命。”
王威鄭重道:“歐陽刺史允文允武,頗知軍事,必能抵禦高楷。”
“老朽年事已高,精力不濟,又不通戰陣,實在無法可想。”
“還望歐陽刺史不辭勞苦,統領大軍。”
“老朽不勝感激!”
歐陽炅執意不肯,卻經不住王威再三勸說,府中文武紛紛諫言,隻得“勉為其難”答應下來。
“此為權宜之計,若能擊退高楷,我必還歸大權,回返廓州,為王公羽翼!”
王威喜出望外:“歐陽刺史高義,待大敗高楷,攻取蘭州,我必上書向陛下請功。”
歐陽炅滿臉謙遜:“不過分內之事,豈敢以此邀功?”
當夜,王威擢升歐陽炅為定遠將軍,鄯廓二州三萬兵馬,皆由他指揮調度。
待歐陽炅告退,王威止不住笑道:“有歐陽炅,我可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