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與安家兄弟、哥舒浩狹路相逢。
“安修貴、哥舒浩,朕待爾等不薄,為何忘恩負義,興兵弑君?”張雍沉聲喝道。
安修貴、哥舒浩二人訥訥難言。
安興仁嗤笑一聲:“隻因你無容人之量,殘殺忠良,以致眾叛親離。”
“我兄長與哥舒將軍,皆有擎天保駕之功,你卻一言不合將我兄長貶黜。”
“又食言而肥,不肯兌現諾言,封哥舒將軍為郡王。”
“如今,太子與諸將,亦離你而去,你不思反省,有何顏麵大言不慚?”
張雍勃然大怒:“豎子,安敢如此辱我?”
不待多說,當即持刀殺來。
安興仁冷哼道:“不自量力。”
當即率領兵卒,與千餘親衛戰至一處。
一時鮮血淋漓,慘叫哭嚎之聲不斷,府中侍女奴仆慌忙逃散。
張雍雖有心殺敵,奈何年事已高,頗多病痛,廝殺片刻,便再無餘力,險些死於箭下。
所幸親衛拚死相護,方才活得一命。
然而,這千餘親衛,怎是一萬五千大軍對手,轉眼之間,便敗下陣來,隻能護持張雍且戰且退。
到了最後,身側唯有百餘親衛,據大堂死守。
張雍慘笑一聲:“人心已失,天欲亡朕。”
當即橫刀自刎,倒在血泊之中。
“陛下!”殘餘親衛目眥欲裂,個個死戰而亡。
安興仁見此,當即調撥兵卒,前往外城,打開四方城門。
城外,高楷勒馬佇立,安靜等候。過不多時,便見城內火光湧動,喊殺聲驚動夜色,不由笑道:“張雍已亡。”
眾人麵露疑惑,卻見城門陡然開啟,安興仁策馬而來,下拜道:“主上,微臣幸不辱命。”
“張雍已自刎身死。”
高楷下馬,將他扶起,讚道:“得興仁一人,勝過十萬雄師。”
“主上謬讚,微臣愧不敢當。”安興仁謙遜道。
“不必自謙,此戰你當為首功,我必有封賞。”高楷鄭重道,“傳令,即刻入城,把控城門。”
“全軍將士,不得搶掠,違者重懲。”
“得令!”眾人轟然應諾。
待入府衙,見張雍屍身,高楷淡聲道:“將他葬在城外。”
“是。”
安修貴、哥舒浩二人躬身道:“拜見高君侯。”
高楷笑道:“請起。”
他悄然望去,見這二人頭頂青氣飄飛,紅光點點,倒是有一方大將之資。
“二位賢才棄暗投明,助我攻取張掖,此為大功一件。”
“待回轉金城,我必大加封賞。”
二人喜不自禁,連忙大禮參拜:“謝主上!”
張掖既破,刪丹怎能久守,高楷當即命人傳檄一封,說動縣令獻城歸降。
夏侯敬德、李安遠二人,當即率軍前來張掖。
前堂之中,安興仁回稟道:“主上,張雍雖死,太子張伯玉卻率三千兵卒,逃出城外,彙同陰見素、段治玄、衍一真人等,不知去向。”
高楷淡笑一聲:“唐檢,你派奉宸司人手,潛入肅州酒泉,探查張伯玉動向。”
“是!”唐檢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