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皇宮之中,朱劫一身赭黃龍袍,端坐禦榻,正召集滿朝文武商議政事。
忽有一員小黃門小步跑來,躬身道:“陛下,外頭傳來軍情,涪州……涪州失守,落入高楷手中。”
“什麼?”朱劫倏然一驚,“他不是在渠州麼?”
小黃門戰戰兢兢:“高楷留下一支兵馬,與霍將軍抗衡。”
“另率一軍攻取涪陵,涪州刺史不戰而降。”
“混賬!”朱劫勃然大怒。
乍聞此事,滿朝文武亦是嘩然。
高楷突襲涪州也就罷了,誰能想到,區區三日,他便拿下涪陵,全據涪州。
而他們仍懵然不知,沉醉在加官進爵,封妻蔭子的歡慶之中。
一時間,個個麵色訕訕。
楊仕林急切道:“陛下,須得即刻起兵,擊退高楷,絕不能縱容他侵吞我大楚疆域。”
朱劫如夢方醒:“楊愛卿所言極是。”
“傳朕旨意,命霍金剛率本部兵馬,前往涪陵,務必將高楷擊敗,覆滅其軍。”
楊仕林擰眉:“陛下,霍將軍區區五千兵卒,怎能擊敗高楷兩萬大軍?”
朱劫大手一揮:“那便再給他五千兵卒,叫他好生調度,莫要辜負朕的信任。”
楊仕林沉聲道:“陛下,眼下正是危在旦夕之時,霍將軍空有武力,卻無謀略,絕非高楷對手。”
“當務之急,陛下須得禦駕親征,大敗高楷,奪回渠、涪二州,方能鎮定人心,穩固大楚帝業。”
“否則,高楷領軍來犯,長驅直入,京師震恐,民心大亂,天傾之禍便在轉瞬之間。”
朱劫躊躇不定:“朕為天子,怎能輕離京師?”
楊仕林眉頭大皺,陛下自登基之後,便沉溺於富貴溫柔鄉中,不光不理政事,更無心統軍,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之相。
隻是,這亂世時節,敵軍即將打到家門口,攻入都城,怎能這般懈怠?
若非以往殺戮震懾,又一番封賞,暫且穩定群臣,恐怕敵軍一至,便作鳥獸散。
楊仕林歎息一聲,正要再勸,忽見朱劫神色一怔,改口道:“仕林所言有理。”
“君王死社稷,朕自當禦駕親征,禦敵於京師之外。”
“傳朕旨意,儘起城中一萬五千兵卒,召來霍金剛,一齊趕往涪陵,與高楷決一死戰。”
“遵旨!”群臣俯首。
楊仕林頗為驚奇,陛下性子執拗,百般勸諫皆無用處,為何一瞬之間改弦更張?
雖百思不解,然而,陛下願領兵出征,便是好事。
隻要山陵不崩,便有卷土重來之日。
待群臣告退,朱劫默坐禦榻,暗思:仙師閉關渡劫,命我率兵征伐,看來,這一劫凶多吉少。
可惜了,仙師於渝州設下天羅地網,高楷若率軍前來,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他卻扭頭去了涪州,叫我等一番謀劃,儘數成空。
龍涎香嫋嫋升起,大殿中煙霞氤氳,朱劫麵容隱入其中,明暗不定。
頭頂一絲一縷紫氣,飛旋不斷,凝結成一根天柱,卻搖搖欲墜,散成道道飛煙,飄進皚皚九霄,不知落在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