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其後,又授溫季雅為涪州刺史,顧彥輝為巴州刺史。
開、合二州刺史官居原職,閬、果二州仍由李義甫、顏瑉楚二人坐鎮。
至於蓬、渠二州,高楷想了想,朗聲道:“蕭公,有勞你推薦賢能,為二州刺史。”
“老臣遵令!”蕭宇肅然應下。
其後,高楷晉升哥舒浩為振威將軍,馬規元為昭武將軍。夏侯敬德、唐檢亦有賞賜。
“謝主上!”諸將喜不自勝,連忙齊聲下拜。
高楷鄭重道:“名位加於身,既是榮耀,也是千鈞重擔。”
“望爾等再接再厲,不負初心。”
“臣等謹遵主上教誨!”諸將齊聲道。
高楷揮手請起,驀然神色一怔。
虛空之中,灰、白、青、赤、紫,五色光輝從天而降,恍如銀河落九天,齊齊彙聚在大鼎之中。
紫光飛旋,雲蒸霞蔚,將大鼎托起。鼎身輕輕一震,現出山川大地,芸芸眾生。
更有一幅幅畫麵,士子勤學苦讀,農人澆灌禾苗,工匠燒製器具,商賈吆喝叫賣。
千姿百態,不一而足。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高楷心中明悟,“無論何時,皆以民為本。”
驟然,隴右道十二州,氣運升騰,凝成一個華蓋;河西道七州,萬象更新,亦凝成一個華蓋;山南西道十七州,異彩紛呈,又成一個華蓋。
這三重華蓋,高盈丈,蓋三尺,色成淡紫,依次排布,從下至上,托舉一尊大鼎,載浮載沉,吞吐無量氣機。
華蓋之下,一絲一縷玄黃之氣垂落,如簷下滴水,絡繹不絕。
“氣運又有增長?”高楷暗思,“上承天道,下庇萬民,既得人心,自成華蓋。”
若能一統天下兩都十六道,便是十六重華蓋,這是何等氣勢恢宏?
正憧憬時,忽見蕭宇拱手:“主上,您已坐擁隴右、河西、山南西三道,三十六州,正可進封國公之位,昭示天下。”
眾人神色振奮,紛紛勸進。
這可是國公之爵,主上若更進一步,他們也有望名爵加身,光耀門楣。
想到這,不光一眾武將迫不及待,便是楊燁、徐晏清等文臣,亦心中火熱。
高楷搖頭一笑:“國公之位,不可輕易進封。”
“待來日,拿下劍南道、抑或京畿道,再封不遲。”
“主上……”
見眾人欲勸,高楷正色道,“我意已決,不必多言。”
“是……”眾人雖是不解,卻也不再多說。
蕭宇心中納罕,國公之位,人臣之尊,在這亂世之中,距離登基稱帝,也不過一步之遙。
主上坐擁三道,數百萬軍民,竟能按耐心思,不疾不徐,著實叫人欽佩。
便在這時,唐檢拱手道:“主上,奉宸司傳來消息,董澄派人出使,分彆前往伏俟城、成都、突厥,不知所為何事。”
徐晏清笑道:“除卻聯結三方,對付我等,不做他想。”
高楷微微頷首。
唐檢擰眉:“如此說來,須得破壞此事,不能讓這四方結盟。”
楊燁搖頭笑道:“唐將軍不必擔憂。”
“吐穀渾內亂未平,慕容兄弟無暇分兵;張常遜素無大誌,隻會守禦,絕不會出兵來攻。”
“至於突厥,覬覦關中、河東、中原諸道州,繁華富庶之地,瞧不上西北邊陲。”
“董澄縱然聯結三方,也不過各自為政,徒勞無功。”
蕭宇附和道:“楊長史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