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將軍、楊長史所言在理,主上……”眾人紛紛勸諫,不宜久拖。
高楷擺手笑道:“遲則生變,我怎能不知?”
“隻不過,陰平小道固然重要,卻比不過一員大將。”
眾人皆是驚愕,主上竟為區區一人,耽誤行軍大事,豈非本末倒置?
況且,何等大將,值得主上這般大費周章,置大計於不顧?
楊燁思緒一轉,問道:“主上所說,可是吳昭度麾下校尉——李光焰?”
“正是!”高楷頷首一笑,“得此人相助,勝過千軍萬馬。”
“縱然遷延些許時日,也在所不惜。”
楊燁頗為驚奇,少見主上對一人,如此看重。
軍中諸將,唯有夏侯敬德,為主上青睞有加。
這李光焰雖有幾分武力,卻怎可與夏侯敬德媲美?
高楷料得眾人所想,不由笑問:“敬德,你與李光焰交手多次,想必熟稔,可知他實力如何?”
夏侯敬德甕聲道:“李光焰一身力氣,和末將不相上下。”
“槍法更是精湛,末將也自愧不如。”
“即便交戰數百回合,末將也無十分把握勝他。”
眾人一片嘩然。
夏侯敬德勇冠三軍,人人敬服,便是元整、馬規元等勇將,也非對手。
如今,這名不見經傳的小校,李光焰,竟讓夏侯敬德也心生忌憚。
著實叫人驚奇。
高楷笑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更何況,李光焰有名將之姿,即便為他費些時日,曆些波折,也是值得。”
楊燁心中納罕:李光焰何德何能,竟得主上如此誇耀,評價如此之高。
此前,軍中得主上如此誇耀者,唯有夏侯敬德一人而已。
眾人將信將疑,見主上這般鄭重其事,便也按捺心思。
留待日後,瞧瞧這李光焰究竟能否擔起這般看重。
唐檢驀然開口:“主上,此人既有這等武藝,恐怕自視甚高,輕易難以招攬。”
高楷笑了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李光焰年輕氣盛,又有一身武藝,怎願在此埋沒?”
“隻需一個契機,以誠相待,必能將他招至麾下。”
說到這,高楷朗聲道:“敬德,你明日再去城下搦戰,探看李光焰為人如何。”
“是!”夏侯敬德拱手領命。
楊燁不解:“兩軍相逢,孰強孰弱,一戰便知。”
“卻如何看出為人?”
高楷淡笑道:“此前,我看這李光焰背負胡祿,手執寶弓,必是擅射之人。”
“敬德今日放他歸去,我正要看看,若有機會,他是否暗箭傷人,不顧敬德義氣。”
楊燁恍然:“觀其言,察其行,可知為人。”
高楷微微頷首:“若要成三軍主帥,光靠一身武力可不行。”
“就看李光焰如何行事了。”
……
翌日,一如往常,夏侯敬德率一千兵馬,到城下搦戰。
不過片刻,便見城門開啟,吊橋放下。
李光焰率五百輕騎,一馬當先。
高楷隱於軍中,定眼一觀,忍不住讚道:“好一匹千裡馬,如此神駿。”
一眾士卒見此,亦是歆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