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長史疑惑道:“兩軍對壘,他來做什麼?”
裴行基思緒一轉,不動聲色道:“請他入府衙一敘。”
“是!”守卒匆匆去了。
長史勸說道:“刺史,徐晏清足智多謀,不可輕信,以免中了算計。”
裴行基搖頭歎道:“事已至此,爾等還想頑抗到底麼?”
“他這是陽謀,不過為了招降我等,不欲大動乾戈罷了。”
堂中之人皆大吃一驚:“招降?”
“正是!”裴行基肅然道,“高郡公攻下江油、劍門二關,威震劍南道,蜀國已無還手之力。”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長史怒喝一聲:“裴行基,大王待你不薄,委以重任,你竟敢恩將仇報?”
裴行基喟然長歎:“若不投降,待高楷大軍壓境,我等皆化為齏粉。”
“大王厚恩,唯有容後再報。”
“張長史,你夙興夜寐,著實辛苦,正該好生歇息一番。”
他使個眼色,便有數名甲士上前,將張長史押了下去。
“裴行基,賣主求榮之輩,你不得好死……”張長史兀自唾罵不休。
裴行基充耳不聞,心道:我早有投靠高郡公之心,奈何忌憚你這張氏族親,方才隱忍不動。
如今,高郡公派使者招降,正可借機試探眾人之意。
念及此,他環顧一圈,沉聲道:“負隅頑抗而死,抑或轉投明主,建功立業。”
“諸位可自行抉擇!”
堂中眾人麵麵相覷,遲疑片刻,齊聲道:“我等願隨刺史,投靠明主。”
“好!”裴行基仰頭大笑,“有朝一日,你我必能封妻蔭子。”
說話間,小卒來報,使者已至門外。
裴行基連忙領著眾人,出大門迎接。
徐晏清一望便知,笑道:“裴刺史棄暗投明,著實大喜一件。”
裴行基滿臉謙遜:“下官不識天數,不知明主,屢次助紂為虐,實在慚愧!”
徐晏清寬慰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裴刺史既投主上,過往之事,便一筆勾銷。”
“待來日,若立功勞,主上賞罰分明,必不吝高官厚祿。”
“承徐司馬吉言!”裴行基大喜過望,“下官不勝感激。”
徐晏清遞上書信,笑道:“既如此,裴刺史可上表歸附。”
“主上正於梓潼,等候我等率軍彙合。”
裴行基接過書信,仔細一觀,心中一塊巨石落下,連連應諾:“主上既有軍令,微臣豈敢不從?”
當下,命人奉上戶籍圖冊,召集兩萬蜀軍,改旗易幟。
至於那張長史,竟一頭撞向石壁,臨死前,口中仍大罵不止。
徐晏清歎息一聲,叫人好生安葬。
翌日,徐晏清、哥舒浩、裴行基三人,彙聚四萬兵卒,往梓潼進發。
高楷聽聞消息,自是大喜,下令封裴行基為歸德將軍,好言安撫。
又置辦酒肉,犒賞三軍,無論蜀軍士卒,抑或高軍,皆一視同仁,並不厚此薄彼。
見此,三萬餘蜀軍將士放下心來。
數日後,高楷下令,集合六萬多兵馬,出梓潼,過涪城,直達鹿頭關。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