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王寅虎複又宣讀玉冊:“命李光焰為武毅將軍!”
“唐檢為宣威將軍、嚴光遠為遊騎將軍、裴行基為定遠將軍。”
諸將感激涕零:“謝秦國公!”
封長卿心中欽佩:自古亂世之中,驕兵悍將難製,秦國公卻懾服諸將,忠心耿耿。
不光慧眼識珠、賞罰分明,更因秦國公方才是軍功第一,無人可逾越。
淩霄子驚歎:秦國公麾下諸將,竟個個有大將之資。
尤其以夏侯敬德、李光焰二人為最,堪為當世猛將!
最後,王寅虎高聲宣讀,命張常遜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崔鴻漸為益州刺史。
兩人一齊下拜謝恩。
淩霄子抬頭一望,暗歎:昔日蜀國之王,如今竟淪為一介節度使,氣運跌落,再不複鼎盛之時。
不過,時也命也,他雖丟了王位,卻保住性命。
所謂千金買馬骨,秦國公必定厚禮相待。
來日,這張常遜或可以高位善終。
封賞完畢,高楷環顧眾人,朗聲道:“古之賢臣,受封而不驕,得賞而不奢。”
“望爾等恪儘職守,勤勉不殆,勿要居功自傲!”
群臣齊齊拱手:“謹遵主上之言,臣等絕不敢忘!”
高楷笑了笑,下令設宴慶賀,諸文武濟濟一堂。
後堂之中,張氏、楊皎按品大妝,亦然接受諸位夫人下拜。
“我等拜見秦國太夫人、秦國公夫人!”
婆媳二人連忙虛扶一把,請眾女眷起身。
張氏忍不住歎道:“榮華富貴雖好,繁文縟節卻多,枯坐一日,實在叫人疲乏。”
楊皎亦有同感,這進封大典,從早忙碌到晚,水米未進。
莫說張氏這上了年紀的人,便是她正年輕,也覺得渾身酸疼,頭頂珠翠釵環,壓得脖子沉甸甸得喘不過氣來。
敖鸞打趣道:“這才進封秦國太夫人,姑母便喊累了。”
“待來日,封秦王太妃,該如何是好?”
“這猴兒,越發頑皮了,竟拿我取笑!”張氏笑罵道。
一番話,說得眾人都笑了。
……
翌日,高楷於前堂接見封長卿、淩霄子二人。
敘禮畢,高楷開門見山道:“不知豫國公派貴使前來,所為何事?”
封長卿拱手道:“豫公願與秦國公結盟,共擊齊王董澄。”
高楷笑道:“此事早有定論,何必再跑一趟?”
先前,王玄肅便派封長卿出使,結為友盟,同攻董澄。
隻是,那時候,高楷麾下唯有三道,未曾拿下劍南道。
如今,他坐擁天下四道,卻是大不一樣。
封長卿心中感慨,時移世易,此前豫公尚有傲氣,眼下卻近乎卑躬屈膝。
“回秦國公,豫公願為從屬,隻求您攻打長安,斬殺董澄,報一箭之仇。”
說著,雙手奉上一封絹紙:“這是京畿道堪輿圖,願贈予秦國公,聊表心意。”
高楷眸光一閃,京畿道堪輿圖,這可是重禮。
下一步,他正要攻取長安,拿下京畿道,將隴西、漢中、巴蜀、關中,連成一片,成就帝王之基。
王玄肅送來堪輿圖,著實恰逢其會。
想了想,他微微頷首:“豫國公一片心意,我便卻之不恭了。”
王寅虎心領神會,連忙接過絹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