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清哂笑道:“石重胤若占據隴城,便可讓後方源源不斷送來兵馬,與我等死磕。”
“依微臣看來,他必定打算拿下秦州,經岐山道,攻取漢中。”
“這石重胤倒是打得好算盤!”夏侯敬德甕聲道,“主上,斷不能讓他得意!”
“怎能讓他得償所願?”高楷淡笑一聲,“傳令,兵分三路,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先行一步抵達隴城。”
“是!”
當下,大軍三分,高楷親率一萬輕騎,為前軍,由夏侯敬德、楊燁隨行,快馬加鞭奔赴隴城。
李光焰、徐晏清二人率兩萬步兵,為中軍。
裴行基、嚴光遠二人則領後軍一萬,押送糧草輜重。
霎時間,旌旗招展,戰馬嘶鳴,在冗長山道間,排開一條長龍,首尾蔓延數十裡。
高楷率前軍,晝夜疾馳,渡渭水,繞過成紀,直奔隴城。
所幸他當機立斷,這一日傍晚,終究先石重胤一步,來到隴城。
隴城縣令聽聞消息,連忙打開城門,放下吊橋,親迎高楷入城。
縣衙內,高楷背負雙手,點燈熬油,於堪輿圖前來回走動。
不知為何,他總有一絲疑影徘徊不去,似乎此次出征,將險象環生不得安寧。
搖了搖頭,把紛亂思緒驅走,他將目光投向沙盤,逐漸陷入沉思。
便在這時,唐檢匆匆來報:“主上,奉宸司傳來消息,石重胤率軍來至城外,正安營紮寨。”
“哦?”高楷望一眼天色,驚訝道,“前後不到半個時辰,他便率軍突至。”
“如此果決,若非他頗有用兵之能,便是有大才輔佐。”
唐檢讚歎一聲:“主上料事如神!”
“奉宸司探知,石重胤麾下有一文一武,合稱雙璧。”
“文為中書令劉茂,足智多謀,武為振威將軍鮮於通,驍勇善戰。”
“文武雙璧?”高楷讚歎,“草莽之中英雄輩出,果然不假。”
夏侯敬德冷哼道:“管他什麼璧,那劉茂敢來,末將必取他首級。”
高楷搖頭失笑:“稍安勿躁。”
“石重胤數百裡奔襲至此,士卒疲憊,絕不會即刻出戰。”
“我等正可養精蓄銳,休息一夜,待明日,派遣斥候詳加探查,摸清魏軍底細,再行排兵布陣。”
“是!”夏侯敬德、唐檢肅然應下。
這時,楊燁忽然開口:“主上,隴城北靠隴山,南依清水河,處於峽穀之間。”
“石重胤在外安營,須得提防他搶占隴山,居高臨下,窺望城中情形。”
“你所言在理!”高楷頷首,“唐檢,你派一千兵卒,提早占據隴山山頭,莫要讓石重胤奪去先機。”
“遵令!”唐檢匆匆去了。
入夜,太陰隱匿,群星璀璨。
高楷登上城樓,仰觀天象。
隴城往東二百裡,天穹之上,一根天柱接連天地,高聳入雲。
赤、青、白、黑、黃五色光華一一輪轉,托舉一方玉璽,沉浮不定。
高楷麵露驚訝:“沒想到,這長安天子陳佑,頗有一番氣象。”
“看來,大周三帝之中,他所占國運最多,畢竟是先帝長子。”
“可惜,時運不濟,碰到董澄這等梟雄,縱然國運加身,也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