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三萬大軍,恐怕也敵不過高楷。”
盧思管不以為然:“石重胤縱然不敵,也可讓高楷元氣大傷。”
董澄頷首一笑:“若能如此,自是最好。”
西有高楷、北有石重胤,皆是京畿道強鄰,哪一個皆不是好惹的。
他隻希望,這二人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儘。
屆時,他可坐收漁翁之利。
正遐想時,忽見王府管事匆匆走來,滿臉皆是驚駭之色:“大王,外頭傳來軍情,魏帝於隴城大敗,三萬大軍覆沒。”
“什麼?”董澄大驚失色,“怎會如此?”
“魏帝於城外傍隴山下寨,卻一時不防,遭高楷截斷清水河,全軍將士口渴難耐,攻城不利。”管事一五一十道。
“高楷趁其不備,發動夜襲,一舉將魏軍擊潰。”
“魏帝僅率千餘殘兵,竄入隴山逃走。”
管事的話,如同一柄千斤重錘,狠狠砸在眾人心頭。
董澄駭然失色,喃喃道:“這如何可能?”
本以為石重胤與高楷一戰,即便不能得勝,也可讓高楷元氣大傷。
誰能想到,事實截然相反。
石重胤非但不是對手,反而丟盔棄甲、損兵折將,落得全軍覆沒、狼狽而逃的下場。
怎不叫人驚駭?
盧思管滿臉羞慚:“微臣無能!”
一番設想不光未能實現,甚至完全事與願違,實在讓他無地自容。
董澄擺了擺手:“勝負乃兵家常事,無需自責。”
話雖如此,卻忍不住神色黯淡。
王宗仁倏然開口:“可知高楷折損如何?”
管事歎道:“除卻些許士卒戰死,未有多少折損。”
王宗仁麵露失望。
頓了頓,管事囁嚅道:“不光如此,高楷率兵北上,斬殺原州刺史李宥,拿下蕭關。”
這短短一句話,卻仿佛一道晴天霹靂。
“你說什麼?”王宗仁麵色大變,“高楷拿下蕭關?”
“正……正是!”管事心驚膽戰,“擊潰魏帝之後,高楷便率四萬大軍,進攻原州。”
“刺史李宥倚仗石門、製勝、西瓦三關,設下三寨,想把高楷攔截在彈箏峽中,不得寸進。”
“可惜,高楷親率前軍、甘冒滾石箭雨,采取步步為營、反客為主之計,硬生生闖入左岔路。”
“李宥按捺不住,下山與高楷一戰,卻不慎兵敗身死。”
聽聞此言,董澄喟然長歎:“高楷,果然悍勇!”
即便是他,也不敢屢次身先士卒。
遑論身陷險境,親自趟出一條通途。
他不得不承認,於用兵一道,不如高楷遠矣。
堂中文武聽聞,皆震撼難言——世間竟有這等雄主,著實不可思議!
王宗仁追問道:“這三關雖然險峻,卻遠不及蕭關。”
“高楷為何如此之快,便拿下蕭關?”
管事歎道:“據聞,高楷派麾下一將,領五百輕騎,攻打蕭關。不知為何,蕭關守將即刻獻城歸降。”
“這……”眾文武驚愕失色。
區區五百人,便拿下蕭關這等天險,簡直是天方夜譚。
若非身在王府,早有人忍不住斥責這管事胡言亂語。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