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競成歎道:“高楷果然是孤一大勁敵,遠非羅士衡、董澄、王玄肅可比。”
馮睿擰眉:“夏侯敬德,著實驍勇。”
流星馬點頭:“據聞,夏侯敬德大張旗鼓,竟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同州。”
張釗忍不住讚道:“夏侯敬德,不愧是高楷麾下第一武將。”
“如此說來,高楷隻需將我等擋在關外,再奪取商州,便可圍攻長安,無人掣肘。”劉競成眉頭大皺。
馮睿急切道:“大王,絕不能讓他得逞。”
長安,這可是大周都城,政治中心。拿下長安城,意義非凡!
甚至,坐擁長安,便不再是自封僭越的亂臣賊子,而是天下認可的英主。
他們君臣屢次南下攻打長安,費儘心思,正是為了這一點。
可惜,棋差一招,倘若讓高楷先一步拿下長安,那麼,他們一切謀劃,皆成泡影。
劉競成斷然道:“這是自然!”
“傳令,即刻攻打潼關。另外,命岑方善加快行軍,奪取武關。”
事到如今,惟有這兩條路線可走。
隻需打通一條,便可直入雍州,讓高楷功敗垂成。
“遵令!”
接下來數日,劉競成率四萬大軍,晝夜不停地攻城。
隻是,潼關不愧關中第一要塞,每一輪攻勢,都被高楷輕鬆化解。
然而,高楷也被拖在此地,遷延日月。
……
此時,京畿道、雍州、長安城。
立政殿中,董澄聽聞前線軍情,難掩驚愕之色。
“高楷棄同官,攻取永豐倉、潼關,並拿下華、同二州?”
“怎會如此?”
小黃門趴伏在地:“稟……稟大王,高楷留下一支兵馬,困住薛將軍。”
“此後,襲取鄭縣,華陰校尉武興德,獻上永豐倉,崔刺史上表歸降。”
“潼關都尉崔桃符,殺魏將軍,引高楷入城。”
盧思管滿臉不解:“趙王劉競成率軍來攻,竟也大敗麼?”
小黃門身子一抖:“據聞……據聞,高楷設下詭計,誘使劉競成入潼關。”
“隻是,他麾下將軍張釗識破,並未中計。”
“其後,劉競成派突厥大軍康紹利,率一萬兵卒,從蒲阪津渡黃河,準備占據同州。”
“可惜,高楷提早安排夏侯敬德設伏,覆滅其軍。”
“劉刺史畏懼夏侯敬德兵鋒,獻上馮翊城投效。”
“如今,整個同州,已然落到高楷手中。”
這一番話回蕩在大殿之中,仿佛洪鐘大呂,震得滿朝文武麵色蒼白,腦海中一片混沌。
高楷不僅困住薛衍,更占據永豐倉、潼關,連奪華、同二州。
甚至,連趙王劉競成也被他牽著鼻子走,徒勞無功。
此前一番暢想,竟成了黃粱一夢,好似回旋鏢,本打算鏟除敵人,沒想到,最終傷到自己。
一時間,殿中眾人皆滿臉羞慚。
董澄更惱羞成怒:“崔皓、崔桃符、劉文,一群恬不知恥的叛賊,不忠不義,有何顏麵活在世上?”
當即下令,將崔、劉二氏在朝為官者,儘皆貶黜,削職為民。
若非尚有一絲理智,他早已大開殺戒,將這兩族滿門抄斬。
殿中文武噤若寒蟬,無一人敢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