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微微點頭:“多行不義必自斃,他這也算咎由自取。”
“傳令,免除鴻鄉民眾三年賦稅,賜錢財撫恤。”
“是!”
崔皓不勝感慨:“董賊自食惡果,終究身死族滅。”
高楷繼續說道:“宣告天下,陛下駕崩,治國喪,摘冠纓、服素縞,不得逾越禮製。”
“遵令!”眾人自無異議。
楊燁暗思:主上深謀遠慮!
為陛下治喪,以示忠義,傳揚開來,天下人人敬服。
並且,董賊身死,主上為陛下報仇,大得忠臣義士之心。
正思量時,高楷再度開口:“派人前往洛陽、金陵發喪,鹹使聞之。”
“另外,新朝開創之前,仍用年號天佑。”
楊燁眸光一閃,笑道:“主上此舉,大有深意。”
徐晏清咂摸片刻,回過味來:“陛下為先帝長子,依照禮法,乃大周正統。”
“洛陽、金陵二位聖人,為次子、三子,由王玄肅、袁弘道擁立,憑一己私欲,自作主張,必不得人心。”
“延用年號天佑,正是將洛陽、金陵二帝,視為偽帝。”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失去禮法依托,王玄肅、袁弘道難堵天下悠悠之口。
高楷笑了笑:“古人雲,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如今,大周天下,卻有兩位皇帝,也該平息這等亂象了。”
崔皓笑道:“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其等意欲奉天子以令不臣,卻是癡心妄想。”
正說話間,忽見流星馬來報:“主上,關內道傳來消息,薛衍擊敗魏帝石重胤,收回鄜、坊、丹三州。”
“此刻,正率軍屯駐於鄜州洛交城。”
“哦?”高楷麵露笑意,“薛老將軍果然驍勇善戰,不減昔年風采。”
徐晏清笑道:“石重胤一敗再敗,短時間內,必不敢再來進犯。”
高楷點頭讚同:“董澄已死,陛下殉國,正該將薛老將軍請來,共謀大事。”
崔皓毛遂自薦:“主上,微臣不才,願往洛交一行,說動薛將軍歸降。”
“好!”高楷自無不可,“你可告知薛衍,他若願降,可官居原職,仍為左威衛大將軍,統率本部兩萬兵馬。”
“是!”崔皓拱手領命,“微臣必定儘心竭力!”
徐晏清倏然開口:“主上,京畿道六州,其中岐、邠、華、同、雍,五州已定,惟有商州未平。”
“不如派人傳檄,讓商州刺史獻城歸降。”
“可!”高楷頷首,“便由你書寫檄文,命趙喆領軍,前往收降。”
“此外,可招攬商洛縣令曹斌,我必將重用。”
“是!”徐晏清領命去了。
不多時,忽見一員小校來報:“主上,夏侯將軍捉住一個故人,請您處置。”
“故人?”高楷好奇。
“此人名為許晉。”小校一五一十道,“其滯留長安,扮作囚犯,意欲逃過搜捕。”
“哦?”高楷笑道,“這倒是有趣。”
“請他進來一見。”
“是!”小校匆匆去了。
眾文武皆麵露驚奇,這許晉為避戰亂,竟出此下策,著實叫人難評。
片刻後,許晉一身粗布滿衣,大禮參拜:“罪人許晉,拜見秦國公!”
“起來吧!”高楷饒有興致,“許晉,兜兜轉轉,你我終究在長安相見,不知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