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皓低聲道:“薛兄必知,董賊誅殺盧、裴、楊、柳四族滿門,如今,關中世家元氣大傷。”
“惟有你我兩家幸免,為主上效力。”
“然而,主上麾下群臣,大多是隴西、漢中、劍南人士,卻少有關中子弟。”
“我一人獨木難支,還需薛兄助力。”
薛衍思緒一轉:“賢弟之意,莫非讓我回返長安?”
崔皓搖頭:“我並非此意。”
“如今,天下未平,尚有薛兄用武之地,領兵坐鎮三州,卻是正好。”
見薛衍迷惑不解,他直言道:“若要得主上看重,時時想起,莫若結親。”
“結親?”薛衍恍然,“賢弟之意,讓我將小女嫁予主上?”
“正是!”崔皓笑道,“令愛天資聰慧,非尋常女子可比。”
“依我看來,惟有嫁給主上,方才不負此生。”
薛衍微微蹙眉:“如此一來,豈非嫁女求榮?”
崔皓大搖其頭:“薛兄此言差矣!”
“薛家並非無人,不光有薛兄領兵在外,為左威衛大將軍,還有令郎,為記室參軍,頗受主上重用。”
“怎能說嫁女求榮?”
“與主上結親,不過是更添一分保障罷了。”
“這等事,千百年來,曆朝曆代,皆屢見不鮮,薛兄不必排斥。”
薛衍思索片刻,緩緩道:“小女終身大事,容我考慮一番。”
“這是自然!”崔皓笑道,“主上文武雙全,有望一統天下,能與主上結親,可是難得之機。”
“薛兄莫要錯過,悔之不及。”
薛衍緩緩點頭。
……
話分兩頭,京畿道、商州、上洛城。
自從陳佑駕崩,高楷奪取長安城的消息傳來,商州刺史便準備上表歸降。
恰巧,趙喆率領兵馬,傳來檄文,他便順水推舟,獻城歸附。
趙喆大喜,派人前往豐陽、洛南、上津、乾元諸縣,所過之處,皆望風而降。
然而,商洛縣令曹斌據守武關,拒不歸降。
趙喆點齊兵馬,兵臨武關,正要率軍攻城,忽聞斥候來報,曹斌麵北磕頭,自刎而死。
“曹縣令忠心可鑒,將他厚葬了吧。”他不由歎道。
“是!”
守將既死,城中士卒並無抵抗之心,即刻開門歸降。
趙喆率眾入城,笑道:“這一路走來,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商州六縣,著實可喜可賀。”
“立即派人,傳捷報至長安。”
“遵令!”
翌日,高楷聽聞,自是大喜:“關中四塞,蕭關、散關、潼關、武關,儘在掌控。”
“京畿道六州皆得,著實雙喜臨門!”
“恭喜主上!”眾文武齊聲道賀,個個開懷大笑。
高楷鄭重道:“此番拿下京畿道,仰賴諸位將士浴血廝殺。”
“傳我軍令,有功者一一論功行賞,戰死者多加撫恤,不得有誤!”
“得令!”
“爾等隨我征戰,出謀劃策,衝鋒陷陣,拿下長安城,勞苦功高。”高楷繼續說道。
“命禮部司,擇一吉日,我將按功封賞!”
“謝主上!”眾人喜不自勝。
徐晏清驀然開口:“主上,京畿道既定,長安儘在掌控,您正可順應民心,進封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