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歎道:“鸞兒不必安慰我,我卻知曉,楷兒此次出征,怕是吉凶難料。”
見敖鸞麵露驚訝,她喟然道:“昨日夜裡,你姑父托夢,說楷兒有此一劫,讓我設法相助。”
敖鸞恍然:“原來如此。”
她卻是忘了,姑父雖在冥府,卻得國公之位,可入夢示警。
楊皎急切道:“阿耶有何良策?”
張氏看向薛采薇:“此事,須得薛將軍助一臂之力。”
“我這便修書一封,請阿耶出兵。”薛采薇忙道。
“慢來!”張氏製止,“我等皆是深宮婦人,出兵之事,還需與朝臣商議,再作定奪。”
畢竟,出兵打仗涉及方方麵麵,絕非一句話這麼簡單。
“阿娘說的是!”薛采薇麵露慚愧,“是我莽撞了。”
“無妨,你也是關心則亂。”張氏溫聲道。
她轉而吩咐:“蘭桂,請竇儀、蕭宇、沈不韋三位郎中,至武德殿一見。”
她為高楷生母,秦國太夫人,自然有權召集朝臣。
“是!”蘭桂匆匆去了。
一刻鐘後,武德殿中,張氏端坐玉榻,身前懸著珠簾,沉聲道:“你們皆是我兒肱骨之臣,如今,他身陷險境,還請諸位相助。”
她起身深施一禮。
“使不得!”三人連忙下拜,“不敢當太夫人大禮。”
竇儀鄭重道:“主上委以重任,將長安城軍民托付於我等,自當儘心竭力。”
“為主上排憂解難,乃分內之責。”
蕭宇附和道:“竇郎中所言極是。”
“我等三人早有商議,救主上於水火之中,還請太夫人定奪。”
高楷困於稷山城,他們同樣憂心,正議定一策,預備入宮請張氏示下。
張氏忙道:“你們有何良策,儘管說來。”
沈不韋拱手道:“太夫人,我等計議,請薛將軍率兵,解稷山之圍。”
張氏麵露喜色:“這倒是巧了,我正有此意。”
倒是不謀而合。
當下,眾人議定,傳令薛衍,命他率兵三萬,直奔絳州。
……
且說都畿道、洛陽、豫國公府。
王玄肅感慨道:“高楷困於稷山城,動彈不得,怕是凶多吉少。”
“論統兵作戰,終究是劉競成,更勝一籌。”
皇甫懿讚同道:“高楷熱衷於弄險,四處出擊,使敵人疲於奔命。”
“然而,劉競成快刀斬亂麻,直擊要害,將高楷堵在城中,圍點打援,又切斷龍門渡口。”
“高楷困守一隅,若無外援,必是死路一條。”
堂中群臣紛紛點頭。
封長卿暗歎:稷山一戰,劉競成棋高一著,秦國公不敵,恐怕九死一生了。
淩霄子頗覺惋惜:世間爭龍,不成即死。
可憐秦國公正當盛時,卻遭逢劉競成這一大勁敵,難逃劫數。
正歎息時,忽見王玄肅意氣風發:“劉競成與高楷死戰,無暇分心他顧,孤正可趁機收回陝、懷二州。”
皇甫懿笑道:“不光如此,竇至德亦然退兵,豫公不妨將汝、鄭二州一齊收複。”
“我正有此意!”王玄肅大笑一聲,“便由你率軍,將四州收回。”
“遵令!”皇甫懿連忙應下。
另一頭,河南道,汴州,開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