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謙遜道:“此為卑職份內之責,不敢居功。”
待他告退,徐晏清笑容滿麵:“數日困擾,一朝迎刃而解,實在痛快。”
李光焰點頭一笑:“主上有言,兵貴神速!”
“如今,既然發現破綻,自當利用,早日拿下晉城。”
徐晏清自無異議。
入夜,濃雲翻滾,小雨淅淅瀝瀝。
掐著時辰,李光焰率五百步兵,趁三更時分,悄然來到東南一角,護城河外。
女牆下,水草掩映之間,一個符號若隱若現。
李光焰麵露喜色,滑入河中,率眾經過洞口,悄然潛入內城。
百餘個城門小卒,猶在睡夢之中,便被擰斷脖頸,悄無聲息死去。
不多時,南門開啟,徐晏清率軍入城。
兩人分頭行動,由徐晏清把守四方城門,李光焰則率三千精兵,將府衙團團圍住。
蕭業睡得正香,冷不丁被管事叫醒,聽聞秦軍殺來,不禁又驚又疑。
“李光焰怎會攻入府中?”
“為何毫無動靜?”
麵對這一連串疑問,管事卻來不及解答,急切道:“郎君,禍事臨頭,速速突圍要緊!”
“殺!”
“殺蕭業!”
然而,蕭業來不及回應,便被一陣陣喊殺聲,激得亡魂直冒。
這初春時分,氣候尚且寒涼,蕭業不及穿戴甲胄,僅著褻衣,甚至未踏靴子,便急匆匆出了後院,想從角門,前往演武場。
那裡尚有千餘兵卒,隨時待命。
“蕭業休走!”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終究慢了一步。
一個個秦軍士卒,持刀帶槍,悍然殺來,將他與數十甲士,圍成一團。
為首一將,身穿玄色甲胄,手持一杆銀槍,氣宇軒昂。
“李光焰?”
蕭業麵色大變,心中最後一絲僥幸,倏然消散。
此情此景,縱然他滿腹韜略,也無一計可施。
李光焰走上前,朗聲道:“蕭業,你可願歸順?”
蕭業環顧四下,見眾人兩股戰戰,毫無鬥誌,不由頹然歎息:“大勢已去!”
他拱手一拜:“罪臣蕭業,願投明主。”
數十甲士拋下刀槍,紛紛跪地投降。
“快請起!”李光焰連忙將他扶起,笑道,“主上最是惜才,得知蕭刺史投效,必定欣喜。”
蕭業惟有苦笑而已。
刺史既降,城中守卒未作抵抗,一一歸順。
徐晏清稱讚不已:“李將軍妙計,僅僅半夜,便平定晉城,使百姓皆安,毫無驚擾。”
“不愧主上誇讚,有一代名將之風範。”
李光焰搖頭一笑:“仰賴奉宸司校尉探查虛實,諸位將士用命,我方才得此微末功勞,不值一提。”
“實在愧對主上誇讚。”
“李將軍太過自謙了!”徐晏清不讚同道。
兩人謙讓一番,李光焰鄭重道:“晉城既得,正可傳檄一封,平定其餘五縣。”
“隨後,直取潞州,再到太原,與主上彙合。”
澤州攏共六縣:晉城、端氏、陵川、陽城、沁水、高平,以晉城為治所。
兩人計議一定,便見一員小卒,出了城門,奔向北方。
……
翌日,汾州,平遙城。
高楷聽聞捷報,大笑道:“光焰、晏清,果然不負我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