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十四年,五月初五。
卯時,晨光微曦,朝陽的金光尚未噴薄,隻露出冰山一角。
“咚~”一道鼓聲倏然響起,以承天門為圓點,傳遍四麵八方。
這是晨鼓報曉,每天都有武卒準時敲響,由承天門發第一聲,朱雀門,玄武門,明德門等各方城門,緊隨其後。
鼓聲攏共三百下,停止之前,宮城、皇城、外郭城,各坊門依次開啟,井然有序。
武德殿,高楷早早起身,練了一套五禽戲。
宮人們對這怪模怪樣的動作,已經習以為常——秦公有言,這是養身健體之法,傳自神醫華佗,日日操練。
久而久之,前朝後宮,多有人偷偷模仿,希望練得一身好體魄。
若能得秦公賞識,平步青雲,乃是夢寐以求之事。
旭日東升,萬丈金光從天際噴薄而出,將整座太極宮渲染得金碧輝煌。
高楷練到微微發汗,便收束動作,默默佇立片刻,感受著運動過後,湧上來的暢快感。
王寅虎殷勤道:“郎君,是否用膳?”
“先安排著。”高楷微微點頭,“今日是端午佳節,吩咐膳房,多做些粽子,賜予群臣。”
“是!”王寅虎連忙應下。
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據《風土記》記載,端者,初也。
這時代,端午節僅次於除夕,穩坐第二節慶的寶座。
“夫人可起身了?”
“大娘子卯時三刻起身,正在小廚房忙碌。”
高楷點了點頭,笑道:“今日我有口福了,嘗一嘗夫人手藝。”
王寅虎附和:“大娘子手藝,乃宮中一絕,前朝後宮,皆有讚譽。”
每逢節慶,抑或高楷出征在外時,楊皎便製些吃食,請朝臣夫人們入宮一敘,以示親近。
平日裡,更親手做羹湯,侍奉張氏,事事妥帖。
朝野內外,無不稱讚者。
高楷笑讚:“夫人賢惠,使我後顧無憂也!”
“走,莫要讓夫人久等了。”
“是!”
西廳堂內,一桌膳食早已齊備,嫋嫋香氣升起,令人食指大動。
楊皎端坐左側,一旁,薛采薇正布置湯碗。
見了他來,連忙屈身行禮:“夫君!”
高楷扶起二女,環顧一圈,問道:“怎不見穠哥兒?”
往日裡,這小子早就滿地撒歡,亂跑亂鬨了。
楊皎揚起一抹笑容:“今日起得早,見天氣爽朗,便鬨著放紙鳶去了。”
“這小子,最是貪玩。”高楷無奈搖頭。
穠哥兒不過三歲,自是放不動風箏,隻是瞧著有趣,讓宮娥們放著玩罷了。
“今日是端午佳節,讓他去多陪陪阿娘。”
“妾身省得!”
夫妻兩人有說有笑,一片溫馨,惹得薛采薇頗為豔羨。
高楷看向她,笑道:“嶽翁年事已高,我已讓他回京,頤養天年。”
“閒暇時,你可請入宮中一敘。”
“謝夫君!”薛采薇美眸一亮。
阿耶常年征戰,受傷頗多,總叫人擔驚受怕。
如今,在府中休養,正可含飴弄孫。
說話間,巧惠領一眾宮女,奉上碗筷。
見楊皎、薛采薇二女起身,忙著捧飯布菜,高楷搖頭道:“尋常朝食,不必如此多禮。”
“都坐吧。”
“是!”二女各自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