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好窖倉後,四壁燒火烘乾,再塗抹桐油,達到兩毫米厚。底部以紅燒土碎塊,混合黑色渣灰鋪墊,作為防潮層。
再鋪上一層乾草,作為補充。乾草之上,鋪一層木板;木板上,鋪蘆葦席;席子上,墊一層穀糠;最上方,再鋪一層蘆葦席。
按照這一番布置,隻需妥善管理,窖倉中糧食足以保存數十年。
然而,這戰亂時節,趙德操隻顧命人取用,卻懶得維護。
近五成窖倉受雨水侵蝕,內部潮濕悶熱,逐漸發黴腐爛。
再不處理,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一百五十萬石糧食毀壞。
趙喆心急如焚:“主上,這該如何是好?”
拿下糧倉,卻不能儘用,也太過憋屈了。
王景略建言:“主上,不如開倉放糧,救濟臨清縣窮苦百姓。”
高楷點頭:“不光臨清,貝州其餘七縣,清河、清陽、武城、經城、漳南、曆亭、夏津,都可前來領取糧食。”
說到這,他索性放開限製:“古人雲,不患寡而患不均。隻賑濟貝州一地,反倒不美。”
“唐檢,你命奉宸司校尉宣傳一番,讓洺、魏、博、德、冀、趙、刑等鄰近諸州,以及河東道、河北道百姓,都可來領糧。”
“對老弱婦孺、士卒家小,可酌情優待。”
聽聞這話,眾人皆瞠目結舌。
這麼多糧食,竟放開管製,任由百姓領取。
崔皓蹙眉:“主上,此舉是否太過寬仁?”
“若要賑濟,隻需照料治下百姓即可。”
“何必連同冀、趙、刑等州,甚至河南道?”
高楷環顧眾人:“你們,也是這樣想的麼?”
趙喆遲疑:“主上,開倉放糧,自是仁德之舉。”
“隻是,賑濟趙德操、徐智遠麾下百姓,豈非資敵?”
夏侯敬德附和:“糧食雖多,不如分予兒郎們,怎能便宜外人?”
“外人?”高楷肅然,“誰是外人,誰又是內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們口口聲聲,說要一統天下,開創新朝,這天下,難道隻包括我們麾下六道?”
“這新朝,難道要敝帚自珍,寧肯把糧食爛在窖倉裡,也不賑濟窮苦?”
眾人神色震動,紛紛低下頭去。
高楷鄭重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天下是一盤大局,要氣吞寰宇,不要隻盯著這一畝三分地。”
“謹遵主上教誨!”眾人齊齊拱手。
高楷略過此事,交代道:“唐檢,放糧時,派遣兵馬維持秩序,不得爭搶鬥毆鬨出人命,以免適得其反。”
“遵令!”
翌日,臨清城中敲鑼打鼓,四處有兵卒奔走,告知放糧消息。
城中小民聽聞,自是欣喜,各自呼親喚友,帶著鍋碗瓢盆,來窖倉領糧。
早有甲士持刀,在一旁巡視,一旦發現有人鬨事,便予以懲處。
眾人神色凜然,自覺排起隊伍,不敢一窩蜂地爭搶。
窖倉旁,早已搭起米棚,足有三百座,連綿不絕。
千餘個小卒負責施米,另有小吏登記造冊,以免有人投機取巧。
一人領完立即離開,不得逗留。
如此分工合作下,整個隊伍有條不紊,行動快速。
“謝秦公!”
“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青天大老爺!”
米棚外,諸多衣衫襤褸,麵有菜色的小民下跪磕頭。
隨後,一個個拿著黃澄澄、沉甸甸的米袋子,歡天喜地回家。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