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地帶,草原騎兵如魚得水。反之,他們倒落入下風。
須得倚仗城池,伺機而動。
整個平州惟有三縣,盧龍,石城,與馬城,卻地勢險要。
北接燕山,南瀕渤海,東以榆關連通遼西走廊,西接幽薊,控製盧龍邊塞。
自古以來,便是河北道進兵關外,或關外勢力進兵關內的道路要衝。
尤其是榆關,控製遼西走廊與燕山山脈交界處,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素有“天下第一關”、“邊郡咽喉,幽州保障”的美譽。
拿下榆關,便可防禦關外各族來襲。
想到這,高楷沉聲道:“敬德,光焰,你們率兩萬兵馬,把榆關奪回來。”
“遵令!”
兩人走後,眾人來至盧龍城。平州刺史早已死在戰亂中,整座城池遭受屠戮,十不存一,隻剩下千餘老弱婦孺。
高楷下令,以軍糧接濟,又命士卒修葺城牆,在此等候。
不過,一連三日,並未見各族前來。
趙喆沉不住氣:“這些蠻夷,不知尊卑,毫無禮數,主上好言相請,竟也一個不來。”
“莫非,把刀架在脖子上,才肯服從?”
高楷笑了笑:“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他們怎會不來?”
“之所以遲遲未至,無外乎仍在觀望罷了。”
王景略蹙眉:“如此看來,這些部族並非愚鈍之輩。”
“草原上,可非一片太平。”高楷淡聲道,“不光各族之間,互相齟齬,突厥這個龐然大物,也少不了壓迫剝削。”
“在這種環境下,存活下來,還過得頗為滋潤,怎能沒有幾分急智?”
崔皓氣憤道:“此前大同一戰,主上大敗突厥,使其等一分為二,聲勢大降,再無從前那般咄咄逼人。”
“按理來說,這些蠻夷應該對主上感恩戴德才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愚公移山,移走了太行,歡喜還來不及,怎會願意再來一座王屋,壓在頭頂?”高楷意味深長道。
“指望他們感恩戴德,這隻是一廂情願。”
許晉若有所思:“看來,還得來一場大戰,將他們擊敗,才會臣服。”
話音剛落,忽見唐檢匆匆來報。
“主上,賈參軍傳來消息,我軍運糧隊伍途經薊州時,遭遇劫掠。”
“兒郎們雖然將其等擊退,不過半日,卻又卷土重來,屢屢侵擾,讓人不得安寧。”
“薊州?”趙喆大怒,“莫非是辛誌勤在暗中操縱?”
“不是他,另有其人。”高楷搖頭,“若我沒猜錯,必然是遼東各族。”
“正是!”唐檢點頭,“根據奉宸司探知,這些人衣著打扮,與我漢家百姓截然不同。”
“並且,個個弓馬嫻熟,來去如風。”
諸將義憤填膺:“這些異族太過放肆!”
“不來盧龍一聚也就罷了,竟還劫掠我軍糧草,當我等軟弱可欺麼?”
許晉建言:“主上,草原部族畏威而不懷德,若不興兵一戰,恐怕永無寧日。”
王景略反對:“主上此行,是為了將各族彙聚一處,以便一網打儘。”
“此刻若興起大戰,他們見勢不妙,隻會遠遁關外,難覓其蹤。”
“待來日,反複南下侵擾,須得花費數倍精力,囤積重兵,才能抵擋。”
“不如暫且忍耐,小懲大誡一番,先把他們引過來,再作計議。”
“如何小懲大誡?”崔皓忍不住反問,“王郎中莫非不知,其等來去如風,難以捉拿麼?”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