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議定,狄長孫忽然說起一事。
“主上,吐穀渾南北之爭已然結束。”
“慕容承瑞兵敗身死,麾下疆土,被慕容承泰收複,成為名正言順的汗王。”
“該如何應對,還請您定奪。”
聽聞此言,群臣議論紛紛。
夏侯敬德甕聲道:“主上,區區吐穀渾,縱然一統,又有何可懼?”
“末將隻需三萬兵馬,便可擰下慕容承泰腦袋,向您獻功。”
“不可!”楊燁反對,“如今,我等剛剛平定河北道,民心尚未歸附,諸事繁雜,當以安撫為第一要務。”
“何況,大軍數月征戰,已然疲憊至極,又是寒冬時節,不宜動兵。”
眾文臣紛紛附和。
狄長孫有些憂慮:“吐穀渾鄰近隴右道、劍南道諸州,兵精將廣,即便不出兵征討,也需增兵提防。”
高楷遠眺天際,笑道:“不必憂心。”
“吐穀渾雖然統一,但另有外敵,對其虎視眈眈。”
“暫且不會與我們翻臉。”
“外敵?”楊燁思緒一轉,“主上所言,莫非是西突厥?”
“正是!”高楷頷首,“阿史那賀,縱橫西域。”
“安西四鎮,皆淪落在他鐵蹄之下。”
“吐穀渾這家門口的肉,怎會不覬覦?”
說到這,他好整以暇:“當然,倘若慕容承泰膽敢進犯,我也不吝於興雷霆之兵,將吐穀渾覆滅。”
“恰巧,我秦國尚缺一處養馬地。”
“吐穀渾的青海驄,我可是聞名已久。”
群臣既笑且讚,些許壓力不翼而飛。
畢竟,時移世易。當初,主上麾下惟有兩道,方才對吐穀渾處處提防,絲毫不敢放鬆警惕。
如今,主上坐擁七道,一百二十四州,兵強馬壯,該提防、警惕的,應當是慕容承泰才對。
竇儀不勝感慨:“昔日在秦州之時,微臣屢屢對吐穀渾提心吊膽。”
“哪裡能想到,區區數年之後,便形勢逆轉。”
“主上如旭日東升,光芒萬丈,吐穀渾卻不過原地踏步,甚至底蘊大減,再無從前咄咄逼人之勢。”
“這一切,皆仰賴主上英明神武。”
高楷笑了笑:“日極則仄,月滿則虧,這是不變的道理。”
“吐穀渾不足為慮,卻要提防西突厥。”
“傳令蘭州刺史丁開山,讓他多做防備。”
“遵令!”
隨後,蕭宇奉上一疊厚厚文書:“主上,微臣奉命,編纂一套簡略律法,已然初步成形。”
“請您一觀!”
“好!”高楷讚道,“蕭公宵衣旰食,著實辛苦了!”
“主上謬讚!”蕭宇鄭重道,“微臣按照您的吩咐,秉承專尚仁義,慎刑恤典的原則,已然廢除斬趾酷刑,縮小族刑、連坐範圍,對死刑再三複核。”
高楷頷首:“將此律法印刷數份,刊發七道,派宣慰使,到諸州、縣宣講,使民知之。”
“是!”
這些短的時日,自然不可能麵麵俱到,隻是涉及一些重大罪責,與民約法三章。
同時,廢除諸多酷刑,慎用死刑,也可收攬人心。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