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陳設七尊青銅鼎,玉圭一雙,金冊金印。
另有舞者一行八人,共六行,四十八人,對應樂曲章節,跳起六佾之舞。
詩、禮、樂三位一體,每一個動作,都代表一個字,無比莊重肅穆。
待樂聲停歇,竇儀拿起製書,打開黃軸,用雅言唱頌。
“惟天佑十四年,歲次辛醜,十二月冬至日。”
“風雲有感,星象降生。秉文武之姿,懷經濟之器。”
“太尉、驃騎大將軍、秦國公某,器質衝遠,風猷昭茂,宏圖昔著,美業日隆。”
“可封為秦王,加尚書令,司徒。”
“所司具禮,以時冊命。”
製書念完,小黃門奉上玉圭、金冊金印。
群臣齊聲下拜:“臣等拜見秦王!”
高楷朗聲道:“免禮,平身!”
“謝秦王!”
隨後,竇儀持製書,唱頌雅言,封張氏為秦王太妃,楊皎為秦王妃,薛采薇為秦王側妃。
話音落下,便有小黃門將製書、金冊金印、銀印,送到延恩、武德二殿。
緊接著,追封高修遠為威王,祖父為景王,曾祖父為宣王。
雅言剛剛停歇,三道金光悄然飛入幽冥,消失不見。
至此,禮成。高楷出太極殿,乘象輅,出承天門,到皇城。
身後,眾內侍撐起赤羅傘蓋,羽葆鼓吹,班劍三十六人。
先到宗廟,上香祭拜。再來到圜丘、郊壇,祭祀五方帝、五穀神。
……
此刻,武德殿中。
蕭宇頌念製書,楊皎、薛采薇與一眾宮人跪接。
“秦王曰:天下之本,實在於元良;人倫之瑞,是先於內則。”
“谘爾楊氏,門承鼎盛,質稟賢和,動中環佩之節,言成圖史之訓。”
“固可以齊體秦王正妃,佇聞六行之美,以引三善之德。”
“永保祚胤,可不慎歟!”
話音剛落,楊皎下拜道:“臣妾接旨!”
隨後,蕭宇又持製書,封薛采薇為秦王側妃。
數個小黃門奉上金冊金印,銀印,兩女連忙雙手接過,再度謝恩。
蕭宇拱手道:“王妃,老臣使命已畢,暫且告退。”
楊皎忙道:“有勞蕭公了!”
蕭宇道一聲不敢,緩步退出殿門。
薛采薇及一眾宮人下拜:“妾身、奴婢拜見王妃!”
楊皎雙手扶起,笑道:“快起來!”
“你我當去拜見太妃。”
薛采薇含笑應是。
延恩殿,竇儀早已將製書念完,奉上太妃之寶。
作為秦王之母,張氏隻需坐著一聽即可。
禮畢,竇儀告退。蘭桂領著一眾宮娥宦官道賀:“拜見秦王太妃,恭喜秦王太妃!”
張氏笑道:“起身吧!”
“謝秦王太妃!”
蘭桂笑讚:“老夫人當真好福氣,如今已是秦王太妃,待來日,必能母儀天下。”
張氏笑容滿麵:“借你吉言!”
說話間,楊皎、薛采薇、敖鸞,三女聯袂來見,又是一番拜禮。
張氏笑歎:“宮中繁文縟節著實多,這拜來拜去的,也沒個停歇,叫人累得慌。”
敖鸞打趣道:“姑母這就嫌累了?”
“稍後,您還得接受命婦們朝拜呢,那才是大禮儀。”
張氏笑了笑:“可不得勞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