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燁忙道:“大王諄諄教誨,殷切期盼,微臣必定銘記於心。”
“必當儘忠職守,報效大王隆恩。”
“好!”高楷點頭,“你可帶著妻兒一同上任,照料飲食起居。”
“謝大王!”楊燁麵露感激,暗思,依照大王原則,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
今後,若要拜相,少不得地方州縣任職經驗。
而這,也是他所缺乏的,如今,正可磨練一番。
停頓片刻,王寅虎再度開口:“命河東道節度使徐晏清,為吏部侍郎。”
“掌管百官選拔,任免,考核,調動諸事宜。”
徐晏清麵露喜色:“謝秦王!”
如今,吏部無尚書,自己便是吏部之首,位高權重。
群臣皆是讚歎:從此以後,徐侍郎便是小天了。
高楷笑道:“晏清,你為小天,需慎思之、篤行之,為百官表率。”
“遵令!”徐晏清連忙應下。
緊接著,狄長孫升為兵部侍郎,宇文凱為工部侍郎,竇儀為禮部侍郎,蕭宇為刑部侍郎,沈不韋為戶部侍郎。
每一部,下設四司,共二十四司。
五人齊聲下拜:“謝秦王!”
高楷交代道:“六部趨近於完善,但有諸多官位空缺。”
“爾等仔細篩選,考核,儘快選賢任能,使各司運轉如常。”
“不過,人員選擇,務必共同商議,寧缺毋濫,再上報予我。”
“是!”徐晏清連同五人躬身應下。
三省六部這最為核心的官製落實,接下來,便是一眾武將了。
王寅虎展開製書,高呼道:“秦王有令,授夏侯敬德上護軍。”
夏侯敬德眉開眼笑,連忙行禮:“謝秦王!”
群臣頗為羨慕,這可是正三品勳,再上一步,便是柱國,上柱國了。
可見,大王對夏侯敬德恩寵如舊。
高楷照常勉勵一番,便見王寅虎再次開口,加封李光焰京兆府尹一職。
“謝秦王!”李光焰一如既往的沉穩。
高楷目光讚賞:“光焰,你不光能統兵作戰,也能處理政事。”
“京兆府是首善之地,重要性無需我多說。”
“尤其長安、萬年二縣,管轄長安城,乃重中之重。”
“你可得費一番心思了。”
李光焰忙道:“大王信任,末將必定竭儘全力。”
高楷微微點頭,忽然問道:“對於這二縣縣令人選,你可有舉薦?”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問,李光焰思忖片刻,拱手道。
“末將愚見,薛績、諸葛威二人,沉穩有度,可當此重任。”
“可!”高楷笑道,“光焰舉薦之人,必定不錯。”
“便讓薛績為長安縣令,諸葛威為萬年縣令,即日上任。”
“遵令!”
眾文武暗驚:此前整肅朝堂,波及甚廣,看來,大王準備任用新人,平息此事了。
不一會兒,王寅虎高聲道:“命並州刺史許晉,為右威衛大將軍。”
許晉寵辱不驚:“謝秦王!”
高楷笑道:“許晉,你久在軍中,又長於庶務,這大將軍之位,實至名歸。”
“如今,你獨掌一軍,可得發揚風格,讓大家見識一番,何為強軍。”
許晉謙遜道:“大王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