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五十塊上佳木板後,柳忠一聲令下,讓五十多名寫工,將《論語·學而篇》寫在桑皮紙上,一筆一劃必須端端正正,稍有瑕疵,便棄之不用。
隨後,將五十張桑皮紙反向貼在木板上。
待墨跡緩緩滲入木紋,再過一刻鐘,柳忠讓五十名刻工,沿著筆畫邊緣輕輕開鑿。
期間,他親手演示,一麵交代技巧。
“梨木、棗木自有紋理,開鑿時,得順著它來,否則容易裂開。”
“以手掌攥緊刀柄,手腕用力,不可太重,也不可太輕,否則,顯不出墨色。”
一柄棗木刀,在他手中翻飛,橫豎撇捺皆有條有理,木屑不斷堆積,他卻絲毫不亂。
刻橫畫時,他將刀刃與木紋平行,緩緩推進。
刻豎畫時,又將刀刃垂直切入木板,迅捷而過。
到了撇捺,刀刃傾斜,與木板成半個直角,他眼疾手快,一刀鋒芒畢露。
高楷驚奇不已:“這是什麼手法?”
柳忠笑道:“此乃三分刀刻字法,分為平刀、立刀、斜刀。”
“練到嫻熟時,足以在米粒大的木板上,刻出太平盛世四個字。”
高楷連道神奇,暗思,擱在後世,這還不得申請個非遺?
說話間,柳忠繼續雕刻。
宇文凱看得目不轉睛,忽然問道:“我旁觀多時,見你將連續數個口、田,這等結構,對比左豎畫,右豎畫刻得更細。”
“不知這是為何?”
柳忠解釋道:“若左右豎畫完全一致,刷墨時難免油墨淤積。”
“我將右豎畫留出些微縫隙,便可避免此事。”
宇文凱心悅誠服:“受教了!”
高楷笑讚:“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這一粗一細之間,可稱陰陽互補。”
崔皓附和:“大王所言極是!”
這時,忽有一名刻工,將“殆”字底下之口,不小心多添了一筆,不由手足無措,連忙下跪。
“小人無能,請大王降罪!”
高楷揮手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不必自責,起來吧。”
“謝大王!”
徐晏清頗為可惜:“這一字出錯,整篇刻字都毀了。”
柳忠不以為意:“草民尚有補救之法。”
眾人皆是好奇,見他用刻刀小心翼翼將錯字挖去,再對照長寬,挑了一方矩形木塊,嵌入其中,重新刻出“殆”字。
高楷讚道:“雖有些許瑕疵難以避免,但隻要不細觀,並無影響。”
“這修補之術,當真爐火純青。”
徐晏清歎服:“今日方知,百工之中亦有大道理,不亞於聖賢經典。”
竇儀忽然問道:“柳匠人,用木板刻字,雖然好用,但天長日久,難免遭受蟲蛀、腐朽。”
“這該如何應對?”
柳忠笑道:“此事簡單。”
“每月,可將刻好字的木板,用淡鹽水浸泡一次,晾乾之後,塗抹一層薄蠟,可防止蟲蛀、腐朽。”
竇儀讚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果然如此。”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