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回洛倉,由外郭城、府衙、七百個窖倉構成,周回十裡,通濟渠自西往南迂回流過,既便於水運,也是天然護城河。
城中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大道貫穿,四通八達,蔚為壯觀。
府衙便在倉城以南,靠近金鏞城方位。
竇逍回返後院,摟著美妾們正要補眠,忽聞喊殺聲震響,嚇得他渾身哆嗦。
不等他開口詢問,小校急呼聲在門外響起。
“大王,禍事了!”
“秦軍來攻,殷郎將來不及防備,丟了南門。”
“此刻,秦軍正向府衙殺來!”
“什麼?”竇逍勃然色變,“秦軍來攻,怎會如此?”
“卑職不敢扯謊,秦軍於黎明時,悍然殺來。”
“我等一時不防……”
到了此刻,竇逍哪裡還不明白,秦軍早就埋伏在城外,隻是並未在夤夜時偷襲,反倒於卯時,悄然攻入城中。
這個時間點,正是他下令鬆懈之時。
“可恨!”
“秦軍領兵者是何人,竟如此狡詐?”
小校低聲道:“據聞,是高楷麾下大將——李光焰。”
“李光焰?”竇逍大驚失色,一迭聲道,“取我甲胄來,開西城門,去偃師。”
這可是李光焰,威名遠傳,他雖有幾分武力,卻也不敢和其抗衡。
縱觀三十六計,眼下,惟有走為上計。
“是……是!”
不多時,五百輕騎護衛著竇逍,悄然出了西門,逃之夭夭。
至於城中一眾將士,竇逍哪裡顧得上他們死活,當然是自己逃命要緊。
城南,李光焰策馬直奔府衙,卻撲了個空,不由驚詫。
“此人倒是跑得快!”
短短半個時辰,秦軍便攻入外城。本以為竇逍插翅難飛,沒想到,他竟如此果斷,未作絲毫抵抗,便棄城而逃。
眾親衛頗為可惜,若能抓到竇逍,必是大功一件。
李光焰寬慰道:“大王派我們來,最大的目的,是這回洛倉。”
“至於竇逍,能擒拿最好,逃走了也無礙大局。”
“當務之急,乃肅清倉城,看管好窖中糧食。”
“是!”
主將逃走,一眾守卒毫無鬥誌,紛紛投降。
李光焰坐鎮府衙,一麵派人傳遞捷報,同時,向高楷請求,開倉賑濟。
從慈澗出發,一路走來,餓殍遍野,不知多少次碰見賣兒賣女的慘狀,實在叫人揪心。
……
自從李光焰走後,高楷便下令出兵,過黃河,拿下王屋、濟源、河清三城。
此刻,河清城中。
高楷朗聲大笑:“光焰已然拿下回洛倉,當真大喜。”
眾人齊聲道賀,個個驚歎,區區一個晝夜,李將軍便拿下回洛倉,不愧名將之資。
對李光焰所請,高楷毫不猶豫。
“這六百萬石糧食,乃搜刮所得。既然取之於民,那就用之於民。”
“傳我令,讓光焰開倉放糧,鄰近諸州、縣百姓,皆可來取。”
崔皓有些異議:“大王,這些糧食何不用作軍糧?”
“若一味開倉賑濟,實在浪費了。”
“怎會浪費?”高楷搖頭,“天下並非打下來即可,還得治理。”
“治天下比打天下,可難多了。”
“把這些糧食用來賑濟流民,正可收攬人心。”
“人心認可,治理起來事半功倍。”
徐晏清讚道:“大王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