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歸蒙搖頭:“庾侍郎此言差矣!”
“何霸道雖然不足為慮,但他麾下卻有一文一武,兩大賢才輔佐,不可輕視。”
“一文一武,何人?”袁弘道頗為好奇。
“文為方善行,頗有謀略,武為李元崇,智勇雙全。”
“昔日,兩人乃是徐智遠麾下肱骨。”
“李元崇?”
“他不是謀反被誅了麼?”
“怎會在泗州?”
陸歸蒙亦然不解:“微臣也不知個中緣由,興許此人命大,竟逃過一劫。”
庾行簡不以為然:“方善行、李元崇縱有經天緯地、扭轉乾坤之能,卻不過區區三州,怎是我吳國對手?”
袁文通附和:“這兩人既有大才,應知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
“不如派人招降,為我吳國效力。”
“些許高官厚祿,有何吝惜?”
袁弘道點頭:“先禮後兵,先派人招降,若他們負隅頑抗,再動兵不遲。”
“此外,命錢惟治為征北大將軍,統率六萬兵馬,做好準備。”
“大王英明!”
陸歸蒙倏然提起一事:“大王,聖人不甘心大權旁落,再度聯絡朝臣,陰謀反叛。”
“禪讓之事,不可再拖下去了!”
袁文通、庾行簡皆勸:“陸相公所言極是!”
“我吳國坐擁淮南、江南西、江南東、嶺南、黔中五道,橫掃神州以南,放眼天下,惟有高楷可堪媲美。”
“此時不稱帝,更待何時?”
袁弘道躊躇不定:“孤與大周朝廷牽連太深,一旦稱帝,勢必引發大亂。”
大周社稷二百多年,剩下的忠臣義士,都集結於金陵,一心匡扶周室,輔佐天子陳昭重振朝綱,鏟除亂臣賊子,收複天下。
貿然稱帝,引發亂子不可收拾。
陸歸蒙低聲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還請大王三思!”
袁弘道沉思良久,始終下不了決心:“此事,容孤考慮一番。”
袁文通、庾行簡皆無可奈何。
……
兗州、瑕丘城外。
徐晏清不解:“大王,徐州尚未拿下,為何匆忙來此?”
高楷望一眼天色,笑道:“徐州有變,三方爭奪,難免深陷泥潭。”
“倒不如先把鄭國滅了,拿下山東十州。”
“三方爭奪?”崔皓麵露疑惑,“縱觀河南道,除卻徐豪,惟有這何霸道,肆虐徐、海、泗三州。”
“何來第三方?”
徐晏清思緒一轉:“莫非,吳王袁弘道不甘寂寞,打算北伐?”
崔皓麵色一凝:“袁弘道偏安江南,竟也動了這個心思!”
王景略搖頭:“此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高楷淡笑:“袁弘道乃當世梟雄,怎會不想一統天下?”
“徐、泗、海三州,便是他北伐突破口。”
唐檢倏然開口:“何霸道可非尋常人物,袁弘道若心存輕視,必將敗北。”
“派奉宸司校尉潛入泗州,查一查這位沛國公的底細。”
“是!”
趙喆按捺不住:“我軍圍困瑕丘三日,皇甫懿皆按兵不動,究竟有何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