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笑道:“你既然投靠於我,免去三州兵戈,實為大功一件。”
“便仍為沛國公,享食邑千戶,任鎮軍大將軍。”
何霸道大喜,連忙下跪磕頭:“謝大王恩典!”
“隻是,微臣有個不情之請,望大王成全!”
“但說無妨。”
“微臣請去沛字封號。”
昔日,他起兵之時,隨意擇了一個字為國號。如今想來,另有忌諱。
高楷看他一眼,意味深長道:“既如此,改沛為徐,食邑不變。”
“謝大王!”何霸道心中巨石落下,自是大喜。
“見過徐國公!”眾文武一齊拱手,卻歆羨不已。
這可是大王麾下第一個封爵者,且為國公之位,僅次於王。
怎不叫人羨慕?
一番祝賀之後,高楷問起一事:“徐、泗、海三州情況如何?”
何霸道忙說:“三州百姓思慕明主現,太平出,並無動亂之兆。”
“不過,吳國征北大將軍錢惟治,一直屯兵於淮河南岸,對三州虎視眈眈。”
“若非李元崇率軍將他擊敗,微臣也守禦不住。”
“征北大將軍?”高楷笑了笑,“看來,袁弘道打算北伐,劍指我秦國。”
從泗州、海州打開突破口,北伐中原,繼而拿下洛陽,窺伺長安,路線大抵如此。
許晉笑道:“吳軍一直拿不下楚國,隻能退而求其次,攻打這三州。”
“不過,錢惟治輕敵冒進,似有急於求成之心。”
倘若錢惟治穩紮穩打,並不急功近利,他麾下五萬大軍,不至於敗得這麼快。
王景略若有所思:“看來,吳國內部並不太平。”
唐檢頷首:“據聞,金陵天子陳昭,不甘心大權旁落,淪為傀儡,一直想方設法聯絡朝臣,預謀鏟除袁弘道,中興大周。”
“不過,他屢次謀劃都以失敗告終。”
“大周忠臣,與吳國文武,共處一室,一直爭鬥不休。”
一方想要中興大周,鏟除亂臣賊子,另一方想要改朝換代,使陳昭禪位,自然勢同水火。
徐晏清笑道:“長安、洛陽為我秦國掌控,大周忠臣都集中於金陵。”
“有這些落日餘暉牽製,袁弘道想要旭日東升,還得花費一番功夫。”
如今,吳國陷入黎明前的黑暗,若不掙脫束縛,噴薄而出,隻能陷入沉寂,逐漸消亡。
高楷淡聲道:“讓奉宸司校尉潛入江南諸道,探查敵情。”
“是!”
“這錢惟治有何來曆?”
“此人出身江南東道,越州錢氏,乃當地豪族,追隨袁弘道,受他重用,任為淮南道節度使,又加征北大將軍。”
“其人誌氣雄傑,機謀沉遠,善用長槊大弩,又文采斐然,擅書法,為江南文士所稱道。”
“誌氣雄傑,機謀沉遠?”高楷玩味一笑,“這等豪傑,恐怕連袁弘道也難以駕馭。”
“他敗在李元崇手下,卻不甘心退兵,必會卷土重來。”
“以三州兵力,長久對峙,絕非吳軍對手。”
“傳我令,立即發兵,趕往徐州。”
三州既降,自然要去看一看山川地理,風土人情,此外,會一會江南豪傑,是否如傳聞中一般雄姿英發。
“遵令!”
……
徐州,彭城。
臨淮縣令百裡加急,吳大將軍錢惟治又派小股兵馬過淮河,侵擾泗州諸縣。